新媒体使用、阶层认同与阶层流动感知——基于一项全国样本的调查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冯强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摘 要: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的阶层构成日益复杂和分化。人们对于阶层认同的定位、阶层流动的想象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媒介的使用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重塑、建构着人们的阶层认同与流动感知是我们更加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感知到的经验世界、交往的社会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新媒体所承载的多元话语空间、交往互动实践,正逐渐改变人们主观阶层和流动感知,然而我们对此却知之甚少。基于此,本研究从涵化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通过引入新媒体使用具体模式、网络社会资本,分析其对阶层认同与阶层流动感知的影响。结合研究目的和数据可得性原则,本研究选取了 CSS2019数据,通过SPSS25.0软件,以Pearson相关分析,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多类别对数比率回归等方式对样本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具有以下发现:首先,中国居民当下的阶层认同正从底层认同转向中下层、中层认同。在未来阶层认同方面,中层、中上层认同显著提高,具有向“橄榄型社会结构发展的趋势。其次,人们的阶层认同呈现出“流动的特征,并且是人往高处走的趋势认为自己在未来会实现小范围的向上流动。再次,作为一种集信息获取、社交沟通、娱乐放松与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工具,新媒体为提升人们的阶层认同与流动感知提供了可能。当人们频繁通过新媒体获取公共性、政治性信息时,其未来阶层认同水平越高,并且预期自己未来向上流动的发生比也会显著增加。新媒体的娱乐性对当下阶层认同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未来阶层认同却发挥了负面效应,同时也降低了预期向上流动的期望。新媒体的社交性使用会对人们未来阶层认同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当人们频繁使用微信交友、聊天时,他们的未来阶层认同感会显著增强。工具性使用则与当下的阶层认同显著正相关。最后,网络社会资本对未来阶层认同、已有和预期的阶层流动感知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单纯的高频率社交相比,建立广阔多样的社交网络对于人们实现自我阶层的认同、社会流动的期待是更为有效的。本文检验了涵化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对当下中国居民阶层认同与流动感知的解释力,尝试为新媒体使用对主观阶层与流动感知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普遍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