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智慧教室功能模型构建与应用效果研究 ... 收藏
智慧教室功能模型构建与应用效果研究 ...

智慧教室功能模型构建与应用效果研究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与元分析的视角

作     者:侯志燕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峰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10[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主      题:智慧教室 学习空间 智慧学习环境 系统性文献综述 元分析 

摘      要: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在驱动着一场新的教育变革。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渗入教育教学领域,促进了学习方式及学习环境的变革。与此同时,发展智慧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科学技术和教育政策的双轮驱动下,各级各类学校、企业开始探索新一代学习环境的特征,智慧教室作为典型的学习空间,得到了广泛关注。面对丰富的智慧教室类型,不禁发问,何为智慧教室?智慧教室何以是智慧的?为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跨越学科界限,将多个领域内的核心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编码的方式,从原始文献中提取客观、有效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编码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量化元分析,从智慧教室的功能特征和智慧教室应用效果两个方面回答了智慧教室何以是智慧的。本研究检索了2000年至2020年发表的外文文献,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纳入258篇有效文献。根据前期编撰的编码框架,依次从文献中提取关键信息,基于对258篇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智慧教室的功能特征在物理空间上表现为:环境调控智能化、能源管理绿色化、空间布局灵活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在工作空间上表现为:内容呈现多元化、资源获取便捷化、互动方式多样化、学习分析精准化、管理评估高效化。此外,从物理空间和工作空间出发,构建了智慧教室功能模型。该模型基于多学科研究成果,描述了智慧教室的功能定位、技术支持以及应用情境。其中工作空间位于中心部位,涵盖了教学内容、课堂参与、课堂互动、管理与评估四项主要的教学活动。物理空间位于工作空间的外围,从物理环境、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三个方面为工作空间提供基础支持,促进教学活动智能化。基于对28篇文献的元分析发现:智慧教室环境对学习效果有中等且显著的正效应(ES=0.649,I2=77.909%)。通过亚组分析发现:学科、干预周期、教学方式对智慧教室的实施效果具有调节作用;学段、智慧教室功能要素对智慧教室的实施效果不具有调节作用,即不同学段、不同功能要素下的智慧教室对学习效果具有同等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企业以及学校三个方面对智慧教室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智慧教室的建设涉及多个领域,为了避免单一视角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将多个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综合考虑智慧教室的功能特征,构建了智慧教室功能模型,为智慧教室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