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黄(王麗)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摘 要:伴随双碳战略的实施,研究并建立绿色低碳经济体系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实现双赢成为各界当前关注的热点。随着开放型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网络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与碳排放有关的要素在空间中的流动和联系愈发频繁紧密,并由此形成关联网络,导致碳排放的空间异质性显著,为国家制定并实施宏观层面的碳减排政策带来挑战。当前地理学界对于碳排放的研究集中于时空格局分析等方面,在为碳减排政策的实施提供客观直接的理论参考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碳减排政策未能完全释放其预期绩效。相较碳排放标准,碳排放效率指标能兼顾环境投入与经济产出,直观体现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投入要素与碳排放等产出要素间的关联。本文基于地理学理论,从与引力模型适配的空间关联网络视角切入,探究中国城市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演变,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国家区域协同碳减排机制、推动碳市场交易等相关低碳实践提供理论和施政依据。本文以中国259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以2000~2017年碳排放量为研究数据,基于空间结构和多维邻近性理论,梳理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等研究;架构67081条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集合,并据此形成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方法分析其时空格局及演变规律。同时,引入二次指派程序,探究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邻近性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在时空格局方面:(1)时间演变上,碳排放总量经历了迅速增加和平稳增长两个阶段;碳排放效率则呈波动变化趋势,前期平稳增加,随后显著降低。空间演变上,碳排放量呈现以京津冀、长三角和川渝城市群为中心,以中部和东部城市为高排放集聚区的分布格局,而碳排放效率则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中部地区部分城市由高效率区逐渐转变为低效率区。(2)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呈现结构稳定、高效发展的特征,小团体、极核式扩散的集聚特征明显。其中,东中部地区的节点关联强度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广东、上海等省和直辖市成为空间关联网络的中心节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城市群则成为“四轴伞状分布格局的增长极。(3)个体特征方面,碳排放效率网络呈显著非均衡分布特征。其中,东中部地区城市具备较强沟通和控制力,居于网络核心地位;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处于边缘地位。从空间聚类特征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长期处于碳排放效率吸纳与接收板块,而地处偏远、经济技术滞后地区则对外溢出。在影响因素方面:(1)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强度受地理距离影响显著,城市距离越近,越有利于碳排放协同治理,从而促进碳排放效率提升;技术距离越近,越可能通过绿色技术进行环境共治,促进碳排放效率提升;城市间交通可达性越高,优势资源在区域内流动性越高,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强度则越高。(2)制度邻近性对碳排放空间关联强度具有正向影响,制度差异有利于促进高效率区与低效率区间进行资源交流,促成碳汇交易,加强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城市间通讯信息水平差距的扩大对碳排放效率关联强度产生促进作用,即信息水平较高地区能够通过涓滴效应促使信息水平较低地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3)城市间经济差异不明显时,不会对碳排放效率空间联系强度产生显著影响,城市间经济差异增大到特定程度,才可能提升城市间碳排放效率关联强度。本文通过构建空间关联网络,更为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碳排放效率在空间上的联系强度差异,以网络关联为视角,探究了邻近性因素的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从国家顶层设计入手,结合市场机制,架构区域间碳相关要素流通和减排的合作机制;从区域层面而言,重视城市优势资源存量,重视城际的资源调配、信息沟通与需求联结,沟通碳减排要素流通渠道;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四大城市群在碳排放效率关联网络的支配作用,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城市群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同时,保障城市群周边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