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理性视域下老年人错峰出行行为分析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兵;周珣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303[工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2302[工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主 题:老年人 错峰出行 累积前景理论 公交优惠政策 影响因素
摘 要:国际对于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中指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本文研究区域A市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14.97%,较A市“六普数据上升7.26个百分点。A市属于二线省会城市,老城区老年人口较多且公交线路较为密集,A市现行的老年人公交优惠政策为“限制次数,全天免费,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年人无谓出行的次数,但经调查发现,老年人的乘车时间仍与早高峰时段重叠。拥挤的车厢环境对老年人乘车安全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日常活动时间相对充足、时间约束性弱的老年群体是否愿意错峰乘坐公交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对了解老年人出行需求和合理制定公共交通政策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了解A市老年人的出行特征。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合二元Logit模型研究在早高峰实施城市公交新政策“早高峰时段(7:00~9:00)全票乘车,其他时段免费乘车前后,老年人个人统计学属性、日常出行特征以及老年人对日常出行态度、在高峰时段乘坐公交的感受、对错峰出行的支持意愿等心理因素对出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高峰时段公交出行中,老年群体的选择会受到公交优惠政策变化和该群体对于错峰出行支持度的影响。通过潜分类模型计算发现老年群体按照公交出行需求可分为“必要通勤型和“娱乐休闲型两种类型,目前对于错峰出行感受较为敏感的“必要通勤型老年人所占样本比例较低,仅为26.46%。其次针对老年人的出行时刻,利用累积前景理论建立关于老年人乘坐公交的出发时间选择行为模型。通过陈述性偏好实验的实例数据和遗传算法对建立的多项logit模型中不同公交收费情境下的出发时间方案的价值函数、决策权重函数中的参数值进行估计,同时计算不同参考点下的前景值,得到样本群体在不同收费政策下更倾向的出发时间方案。研究结果发现,价值函数参数α=β=0.44、λ=3.52,说明老年人对“过早或过晚乘坐公交的敏感程度较高;决策权重函数gd0.51,说明老年人能够准确估计事件客观发生概率的能力一般。当公交收费价格为“7:00~7:30收费1元、7:30~8:29收费1.5元、8:30~9:00收费1元时,不同参考点下的方案前景值变化最为显著,并且由于老年人对方案时长划分不够敏感,通常直接选择比原始出发时间提前或推后25分钟以上的方案。由上可知,利用分时段公交收费的方式对于缓解早高峰老年群体与通勤者之间的交通矛盾、引导老年群体合理避开早高峰时段乘坐公交出行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