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莫迪政府的佛教外交研究——基于关系型公共外交的视角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淑兰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30208[法学-外交学] 01[哲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101[哲学-哲学] 030206[法学-国际政治] 010107[哲学-宗教学]
摘 要:近些年来,莫迪明确提出,印度不再做平衡性大国(Balancing Power),要当引领性大国(Leading Power)。受莫迪执政风格影响,印度外交的实用性在逐步增加,印度的佛教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印度的佛教外交得到了施展的平台。本文借助关系型公共外交的分析视角,对印度莫迪政府佛教外交的实践予以分析,同时深刻剖析其成效与不足。上世纪90年代以降,由于印度国力的增长和外交理念的更新,佛教外交成为了印度外交的抓手。印度开展佛教外交的优势明显,一方面,印度是佛教的起源地,在各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印度继承了大量的佛教遗产,包括菩提伽耶、鹿野苑在内的诸多佛教圣地。印度莫迪政府认识到,佛教是印度同亚洲各国的“精神纽带,是印度介入亚太事务的重要支点,开展佛教外交有助于其提升软实力、打造关系节点、丰富关系网络。为此,印度政府把佛教外交作为“东向行动政策的抓手善加利用,将佛教外交置于印度宗教外交的首要地位。基于扎哈娜关系型公共外交的视角,印度莫迪政府的佛教外交的实践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次予以明确。在个人层次上,印度佛教外交强调个体的作用,借助领导人、学者、学生等个体开展佛教外交活动,推进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影响力,打造新的关系节点;在长期项目层次上,印度莫迪政府牵头组织和资助佛教遗产修复等长期活动,同时推动城市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与沟通,形塑文化交流的长效机制;在政策对接与协作层次上,印度政府积极参与多边机制,借助国际平台对接相关政策,着力表达意见、引导议程,从而争取共同利益。此外,印度政府还与邻国开展佛教旅游跨国合作,打造佛教走廊。就评价而言,一方面,印度莫迪政府的佛教外交完善和丰富了印度同外国的关系网络,成果斐然。从纵向来看,莫迪政府佛教外交继承往届成果,提升了其国际地位、扩大了其影响范围、激发了民间力量的活力;从横向来看,佛教外交较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等宗教,在关系建构、经济交流、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更胜一筹。另一方面,印度佛教外交的开展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印度宗教仍以印度教为主,开展佛教外交难以得到多数群众的支持,政府治理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佛教外交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印度政府也借助佛教外交开展政治操弄,实质上是谋求区域霸权,对中印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制约了佛教外交取得实效。未来,中国应当密切关注印度佛教外交的发展态势,坚持我国的周边外交理念,总结好、发展好已有的政策成果,继续推进好我国的佛教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