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组织萃取液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
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邓呈亮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肪组织萃取液(Adipose tissue extract,ATE)联合CO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是否具有联合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两种方法的序贯或联合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也为增生性瘢痕提供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脂肪抽吸术患者的废弃脂肪组织,通过对脂肪组织进行冲洗、离心、乳化、冻融、离心等纯物理方法处理后获取ATE,分装后冻存备用。取16只体重约为2.5±0.2kg的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制备32个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为8个样本,分别为联合组(ATE联合CO点阵激光)、ATE组、CO点阵激光组和PBS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0d、60d、90d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各组瘢痕进行评估,并用数码相机拍摄增生性瘢痕照片,对瘢痕外观变化情况进行评估。治疗后第30d和90d取样本组织行HE染色并测量瘢痕增生指数(HI),马松染色检测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α-SMA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围脂滴蛋白观察皮下脂肪再生情况,实时定量PCR进一步检测成脂信号C/EBPα和PPARγm RNA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1.大体图片显示干预前可见外观红色、隆起、质硬的增生性瘢痕,干预后30d时,与PBS组和激光组比,联合组及ATE组瘢痕变平、缩窄,质地变软;第60d,各组瘢痕大小均较30d缩小,以联合组改善最为明显;第90d,联合组瘢痕的大小、颜色、质地等均接近正常皮肤,而PBS组仍可见红色僵硬且隆起的瘢痕。VSS评分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各时间点各组的VS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显示,第30d,PBS组瘢痕增生明显,且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联合组表皮及真皮厚度较其明显变薄,瘢痕增生指数降低;第90d,联合组的表皮及真皮厚度改善最明显,瘢痕增生指数最低,炎性细胞浸润最少,PBS组瘢痕增生指数也有所降低,但改善不明显(p0.05)。***染色显示,第30d,联合组及ATE组胶原排列较为规则,激光组及PBS组胶原纤维密集、排列紊乱;第90d,联合组胶原排列最疏松、规则,而PBS组仍可见致密且杂乱无序的胶原纤维(p0.05)。4.免疫组化显示,第30d,PBS组α-SMA表达量明显高于联合组;第90d,各组α-SMA表达量较30d有所下降,其中以联合组下降最明显(p0.05)。5.免疫荧光及q PCR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是30d或90d,联合组围脂滴蛋白(perilipin)及C/EBPα和PPARγm RNA表达水平和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其中PBS组表达水平最低(p0.05)。结论:ATE联合CO2点阵激光可有效改善增生性瘢痕,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瘢痕内成脂、促进细胞外基质重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