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海域四种经济鱼类的摄食生态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徐汉祥;蒋日进
授予年度:2022年
摘 要:舟山群岛海域受长江径流、江浙沿岸流以及台湾暖流的共同影响,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丰富的饵料生物,是我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水域。海洋鱼类的摄食生态和种间食物关系是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舟山群岛海域开展主要鱼类的摄食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舟山群岛海域大面拖网、沿岸流刺网以及矶钓调查采集到的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和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为研究对象,结合胃含物分析方法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其食物组成和种间食物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体长和体重特征褐菖鲉的体长范围为21~190mm,平均体长为(114.18±17.67)mm,体质量范围为0.9~254.4g,平均体质量为(47.83±21.79)g,平均肥满度为(3.50±0.49),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2.96L;黄姑鱼的体长范围为124~402mm,平均体长为(275.15±48.36)mm,体质量范围为49.0~1044.9g,平均体质量为(416.35±196.45),平均肥满度为(1.89±0.50),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5.32L;棘头梅童鱼的体长范围为28~165mm,平均体长为(107.28±16.33)mm,体质量范围为0.2~80.6g,平均体质量为(23.01±10.79)g,平均肥满度为(1.74±0.26),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1.34L;龙头鱼的体长范围为14~291mm,平均体长为(151.87±43.16)mm,体质量范围为0.6~198.9g,平均体质量为(27.04±27.78)g,平均肥满度为(0.64±2.13),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3.48L。(2)食物组成胃含物分析结果表明,褐菖鲉共摄食蟹类、虾类、鱼类、端足类等16大类64种饵料生物(含无法鉴定到种的种类,下同),其中蟹类18种、虾类13种、鱼类9种、端足类8种;鱼类是褐菖鲉最重要的摄食种类,虾类、蟹类和端足类次之,其他种类所占比例较少。黄姑鱼共摄食虾类、蟹类、鱼类等11大类52种饵料生物,其中虾类15种、蟹类14种、鱼类10种;虾类是黄姑鱼最重要的摄食种类,其次为鱼类和蟹类。棘头梅童鱼共摄食虾类和蟹类等10大类37种饵料生物,其中鱼类13种、虾类12种、蟹类3种、磷虾类2种、浮游幼体2种、其他类各1种;磷虾类是棘头梅童鱼最重要的饵料生物,其次为鱼类、虾类、糠虾类和蟹类。龙头鱼共摄食鱼类和虾类等9大类52种饵料生物,其中鱼类31种、虾类14种、头足类、口足类等其他类各一种。鱼类是龙头鱼最重要的饵料生物,其次为虾类和口足类,其他饵料生物类群所占比例较小。(3)稳定同位素比值特征四种鱼类的总δC比值介于-24.31‰~-14.41‰,最大差值为9.90‰,均值为(-17.56±1.91)‰,褐菖鲉的均值最大,棘头梅童鱼的均值最小;四种鱼类的总δN比值介于7.22‰~14.09‰,最大差值为6.87‰,均值为(10.05±1.24)‰,黄姑鱼的均值最大,褐菖鲉的均值最小。除黄姑鱼和龙头鱼之间的δC比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以外,其他鱼种之间的δC比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除褐菖鲉和棘头梅童鱼之间的δN比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鱼种之间的δN比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四种鱼的体长与δC、δN比值分别进行了线性拟合,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黄姑鱼的体长与δC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23,P=0.000.01),褐菖鲉的体长与δN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18,P=0.000.01)。食源贡献分析表明,端足类和浮游动物是四种鱼类的关键饵料生物类群;依据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的营养级结果显示,黄姑鱼的平均营养级最高,龙头鱼次之,棘头梅童鱼和褐菖鲉的平均营养级最低。(4)种间食物关系四种鱼类的摄食强度存在着显著的季节差异。褐菖鲉在春季摄食强度最低,秋季摄食强度最高;黄姑鱼春季摄食强度高于秋季;棘头梅童鱼夏秋两季的摄食强度较高,春冬两季摄食强度较低;龙头鱼在冬春两季的摄食强度较低,夏季的摄食强度较高。褐菖鲉在春季主要摄食鱼类和蟹类,夏季主要摄食蟹类,秋冬季主要摄食虾类;黄姑鱼在春秋两季均主要摄食虾类和鱼类;棘头梅童鱼在春、夏、冬三季主要摄食磷虾类,秋季主要摄食鱼类;龙头鱼在四季均主要摄食鱼类。黄姑鱼的营养生态位最广(4.40),褐菖鲉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窄(4.01);龙头鱼的饵料生物均匀度最高(1.13),褐菖鲉的饵料均匀度最低(0.93)。就全年来看,褐菖鲉和黄姑鱼、龙头鱼之间,龙头鱼与棘头梅童鱼之间均存在食物重叠现象,但食物竞争并不激烈;春季褐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