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具身视野下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研究 收藏
具身视野下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研究

具身视野下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研究

作     者:张迪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家军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中小学教师 教材使用 具身化 达致路径 

摘      要:教材是学校教学的基本载体,具有传递基础知识、传播主流思想的重要作用。然而,教材即使编制质量再高,如若未得到恰当的、有效的使用,其价值也往往难以达到预期。可以说,教材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其使用逻辑,尤其是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一方面,目前依然有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停留在“教教材的初始“搬运工阶段,忽略教材构筑的符号世界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没有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身体主体。这背后所反映的是身心二分的哲学基础,在教师对教材使用的过程中表现为学生身体被忽视、被规训、被遮蔽等,学生的学习成了抽象符号的机械记忆,忽略了与认知发生相关的身体感官、身体体验等因素。另一方面,无身认知的现象学越来越受到批判,认知科学正发生着重大转变,即:从无身认知转向具身认知。这种转变深刻影响着包括教育在内的很多领域。综上,本研究聚焦于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问题,从关切身体的具身视野出发,通过使用文献法、案例法、访谈法等,尝试对“教师教材使用如何关照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整全发展这一核心命题进行探讨。首先,对具身的内涵以及教师教材使用的具身价值进行分析。具身的核心观点在于身体的回归,个体通过身体这一中介接触各种环境,于动态变换的环境中形成从身到心的共振,进而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概而言之,“具身是一种认知方式,是身体经验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与环境的融合,是身体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实现身心整全发展的一种途径。教师教材使用的具身价值表征为:促使学生身体“在场,重视学生身体“体验,关注学生身体所处环境,促进学生身心整全发展。其次,对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的具身样态进行建构。中小学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会经历由“法定教材到“领悟教材,再由“领悟教材到“运作教材,最后由“运作教材到“体验教材的“三重转化,包括理解研究、开发设计、组织实施、反思评价四个阶段。基于此,结合具身的内涵以及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本研究提出了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走向具身的基本框架,包括四个阶段(十项内容):第一个阶段为解读教材,需重视身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具身特征;第二个阶段为开发教材,需基于身体,设计教材开发的具身方案;第三阶段为实施教材,需发用教材,构建教材实施的具身过程;第四阶段为评价教材,需回到身体,形成教材使用的具身评价。再次,反观现实发现,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似乎陷入离身困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材解读中的学生身体被忽视;二是教材开发中的学生身体被关照不足;三是教材实施中的学生身体被规训;四是教材评价中的学生身体被遮蔽。之所以会产生此种困境,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在于具身课程资源匮乏和学校教材评价机制的缺失,外因则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等,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削弱了中小学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对学生身体的关照。最后,对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走向具身的达致路径进行分析。由前面的研究可知,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走向具身是必要且可为的。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四个引导教师教材使用走向具身的基本原则,即:以“身心整全为导向,贯穿使用全程;以“身体躯干为基点,注重感官参与;以“生活世界为中心,从已有经验出发;以“躬身活动为手段,不断发用身体。接着,基于前面对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的具身样态、离身审视及其原因的分析,从四个层面提出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走向具身的基本路径:首先,在制度层面上,可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来营造珍视身体的教育氛围,使学生身体被重视。其次,在主体层面上,教师应通过树立身心整全的教材观等成为善于发用学生身体的教材使用主体,使学生身体被充分关照。再次,在空间层面上,可在时空、管理等方面来构建关切身体的学校环境,使学生身体在教材实施过程中处于适宜状态。最后,在客体层面上,应从编写与评价两方面着手,推动教材文本彰显身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