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SPOC异步讨论区交互分析及其与学习成效关联研究 收藏
SPOC异步讨论区交互分析及其与学习成效关联研究

SPOC异步讨论区交互分析及其与学习成效关联研究

作     者:王美怡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三女牙;彭晛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10[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主      题:SPOC 异步讨论区 交互分析 学习成效 

摘      要: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简称SPOC)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载体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异步讨论区作为SPOC平台中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交流和协作模块,为辅助在线学习提供了有效的交互功能和场景支撑。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倾向于关注社会交互的行为点击流特征统计或者讨论内容的语义抽取,以及与学习成效的关联分析,但两者关系的深层次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旨在整合社交网络分析、内容分析、行为序列转移等复合研究方法,着重探究学习者社会交互行为差异和话语内容建构水平,并开展与学习成效的关联研究,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及研究特色如下:(1)本研究以某211高校SPOC平台——师大云课堂为研究情境,以2020年春季学期开设的《数据科学导论》课程讨论区交互数据为切入口,采用Python为主的工具对SPOC课堂讨论区交互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建立邻接矩阵、定义可视化规则、构建不同社群图。针对SPOC课堂社交网络特征分析,本文进行了密度分析、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以及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研究发现,社交网络中信息流通顺畅,形成相关子群及其内部关系。(2)针对探究SPOC课堂讨论区内容分析方面,本文构建了两大维度(内容相关和内容无关)、八种行为的话语内容编码框架,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探究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社交角色群体(核心、半边缘和边缘群体)知识建构行为的转换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社交角色群体之间的知识建构转换模式存在差异,例如:核心群体聚焦于应用新知识的行为转移,半边缘群体倾向于应用新知识时转向社交情感。(3)针对探究社会交互与学习成效关联分析方面,本文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主成分回归分析,探究了社会交互特征与学习成效的多维度关联研究。研究发现,社交交互指标与学习成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社交角色群体的学习成效存在显著差异性;社交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可以作为预测学习者学习成效的三项主要指标。综合上述研究,本研究建议从鼓励交互、发展意见领袖、吸引边缘者、提高交互质量四个方面提高和强化学习者在课堂讨论区的实践操作水平,以期为指引学习者在SPOC课堂讨论区中实现更高质量的交互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教学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