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稻虾轮作+稻蟹共生”耦合模式的初步研究与应用 收藏
“稻虾轮作+稻蟹共生”耦合模式的初步研究与应用

“稻虾轮作+稻蟹共生”耦合模式的初步研究与应用

作     者:杨帅帅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吴旭干;李嘉尧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90801[农学-水产养殖] 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主      题:中华绒螯蟹 克氏原螯虾 稻虾轮作 稻蟹共生 投喂模式 养殖性能 经济效益 生理代谢 

摘      要: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效益比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稻积极性,部分地区的稻田出现撂荒、“非农化和“非粮化等问题,此外传统水稻种植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较大,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因此,积极探索“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华东地区稻渔种养以“稻虾轮作模式为主,这种模式通常存在稻田潜育化、稻虾没有共生和虾苗密度难以控制等缺点;稻蟹(扣蟹)共生模式具有稻蟹互利、水稻稳产和农药化肥减量等优点,已在盘锦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但由于水稻茬口和夏季高温等原因,华东地区稻蟹共生模式开展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在华东地区进行了“稻虾轮作+稻蟹共生耦合技术和稻蟹投喂模式的研究和优化,为华东地区稻渔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和基础资料。1.华东地区“克氏原螯虾-水稻-中华绒螯蟹耦合种养技术试验为了探究华东地区“克氏原螯虾-水稻-中华绒螯蟹耦合种养模式的可行性,本试验于2021年1月-2021年11月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上海海洋大学科研中心进行了稻田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克氏原螯虾和扣蟹投饵高峰期分别在4月22日-5月13日和8月7日-9月7日,克氏原螯虾和扣蟹的捕捞高峰主要发生5月底和11月初;(2)稻蟹共生条件下水稻总生育期为159天,按照整体面积计算水稻产量为357kg/667m,按照纯种稻面积计算水稻产量为510 kg/667m;(3)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单产和成活率都高于扣蟹养殖,克氏原螯虾养殖期间的饵料系数(2.21)低于稻田扣蟹养殖(3.03)。稻虾蟹耦合模式总投入和总利润分别为5134元/667m和1966元/667m,成本主要集中在饲料、苗种、租金和土地设施折旧费,克氏原螯虾养殖的经济效益略高于稻田扣蟹养殖。综上,在华东地区进行稻虾蟹综合种养是可行的,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空间养殖部分扣蟹,提高稻田系统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2.两种饵料模式对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幼蟹养殖性能和生理代谢的影响为了优化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幼蟹的饵料模式,本试验分别采用配合饲料和传统饲料(豆粕、麸皮、玉米和小麦)投喂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幼蟹152天,每种投喂组各3个重复,比较两种饵料模式对幼蟹养殖性能、蛋白质代谢、消化酶、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7-11月配合饲料组的雌蟹和雄蟹体质量均高于传统饲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就养殖性能而言,两种投喂模式下配合饲料组正常幼蟹的平均体质量及产量、1龄早熟蟹平均体质量及其产量、总产量和成活率均略高于传统饵料组,且其饵料系数显著低于传统饵料组(P0.05);(3)就蛋白质代谢而言,配合饲料组雌蟹和雄蟹血淋巴中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组(P0.05),而传统饲料组雄蟹血淋巴中的尿素氮含量和肝胰腺中的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4)配合饲料组雌蟹和雄蟹肝胰腺中的脂肪酶均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组(P0.05),而的雄蟹的α-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传统饲料组;(5)配合饲料组的雌蟹血淋巴中总抗氧化能力、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力和肝胰腺中酸性磷酸酶活力均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组(P0.05)。综上,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稻田扣蟹的养殖性能、促进蛋白质沉积和脂类吸收,增强幼蟹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可以提高蟹种质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