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会计准则下小米集团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确认计量的比较研究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耿改智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摘 要: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受到了独角兽企业的追捧,但其既像“股又像“债的特性给其会计确认计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在港交所上市的小米集团、华兴资本控股集团、易鑫控股集团、美团等企业均按照国际会计准则(IFRS)规定,将其所发售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后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导致了公司净利润因其公允价值的上升而“转盈为亏,导致了公司的“资不抵债,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的评估,其会计确认计量方法受到了市场的批评。本文重点以小米集团所发售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为研究对象,首先是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对有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展开论述;再是对国际会计准则(IFRS)及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中有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确认计量的相关准则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是对小米集团所发售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进行案例分析,对小米集团所发售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具体合同条款及其现行的会计确认计量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进行确认计量时,将会严重扭曲企业的盈利状况及财务状况,由此给企业及投资者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最后是对比分析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负债时、复合金融工具时、暂时性权益工具时的不同会计选择下的会计结果及影响,通过对比发现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作为暂时性权益工具时最能反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经济实质,最能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及财务状况,并结合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实际提出笔者的建议,即依然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但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参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充分考虑赎回的可能性,根据其赎回的可能性调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账面价值,进而提高财务报表质量,提供更可靠的财务信息,以协助投资人决策。同时也减少引入暂时性权益工具对现有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