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TPH2基因、SLC6A4基因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创造力的交互作... 收藏
TPH2基因、SLC6A4基因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创造力的交互作用

TPH2基因、SLC6A4基因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创造力的交互作用

作     者:孙浩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景焕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3[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04[教育学] 

主      题:创造力 TPH2基因 SLC6A4基因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基因累加遗传易感性指数 

摘      要:从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G×E)的视角揭示创造力的个体差异已经成为近年来创造力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话题。个体的五羟色胺水平与创造力密切相关,参与五羟色胺系统的基因被认为是创造力的潜在候选基因,同时,较早的证据发现了五羟色胺系统相关基因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会对创造力产生影响。以前对于五羟色胺系统相关基因与父母教养方式交互作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与五羟色胺合成有关的基因比如TPH1基因和TPH2基因,但人体内五羟色胺的水平不仅与其合成有关,还涉及到受体结合、转运、降解等生化过程,而以往对于后者的研究较少并且仅仅是研究五羟色胺系统单个基因的作用,很少考察多个基因之间的联合作用。5-羟色胺转运体,由SLC6A4基因编码,负责将突触间隙中的五羟色胺重新吸收,进入突触前膜的囊泡内储存,通过调节突触间隙五羟色胺的数量,进而影响突触后膜五羟色胺受体活性及突触间信息传递,SLC6A4对于维持五羟色胺的正常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推测五羟色胺合成基因、转运基因的联合作用可能共同影响了五羟色胺的水平,进而影响了个体创造力的水平,通过考察系统中不同功能的基因联合作用将有助于人们深入地理解创造力的遗传基础。鉴于此,本研究选取TPH2基因、SLC6A4基因作为研究对象,联合考察TPH2基因、SLC6A4基因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创造力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采用基因分型技术、自我报告及表现性评价对364名健康的中国汉族大学生的基因型、父母教养方式和创造力进行测量,其中,父母教养方式采用蒋奖等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来测量,创造力的测量采用Runco等人编制的创造力测量工具(Runco Creativity Assessment Battery,r CAB)中的言语(Verbal)、图形(Figure)创造思维任务。先综合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了TPH2基因的13个多态性、SLC6A4基因的7个多态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创造力的交互作用,后考察这俩个基因累加形成的基因累加遗传易感性指数(cumulative genetic susceptibility index,CGSI)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创造力的交互作用,并用显著性区域分析(regions of significance,Ro S)方法考察了其交互作用模型。本研究结论如下:(1)TPH2基因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创造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TPH2基因rs4570625多态性、rs2129575多态性、rs7300641多态性、rs1386483多态性、rs1872824多态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个体的创造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SLC6A4基因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创造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SLC6A4基因rs2020936多态性、rs140700多态性、rs2020937多态性、rs2066713多态性、rs56384968多态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个体的创造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CGSI1(rs4570625、rs2129575、rs2020937和rs2066713)与父亲关怀的交互作用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言语流畅性,具体表现为,携带更多易感基因的个体在高父亲关怀下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言语流畅性;CGSI1与父亲冷漠的交互作用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言语流畅性,具体表现为,携带更多易感基因的个体在高父亲冷漠下表现出更低水平的言语流畅性。(3)TPH2基因、SLC6A4基因联合作用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创造力的交互作用模式符合不同易感性模型,具体变现为,CGSI1与父亲关怀对言语流畅性的交互作用模型、CGSI1与父亲冷漠的对言语流畅性的交互作用模型均符合不同易感性模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