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肝脏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病理特点的实验研究 收藏
肝脏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病理特点的实验研究

肝脏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病理特点的实验研究

作     者:舒鹏 

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汪涛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缺血性胆管损伤 动物模型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病理学改变 

摘      要:目的:肝脏经导管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常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肝脏介入栓塞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的基础性研究仍较少,对于不同介入栓塞方式对胆管的损伤情况亟待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拟建立一种新的、稳定的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和胆道外引流动物模型用于研究术后胆道损伤问题的研究。在模型基础上,系统阐述介入栓塞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的病理特点,观察不同栓塞化疗方式对胆道损伤的病理学变化,寻找其病理变化规律,为进一步介入栓塞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的规范化诊治和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首先,在既往肝脏TACE治疗的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改良动脉插管方法+设置胆道外引流途径建立一个新的、稳定的动物模型用于肝脏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的研究。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实验分为TACE组和TAE组于不同时相点收集胆管、血清、胆汁标本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不同介入栓塞方式所致的大体标本、胆管影像学、胆管组织学、胆汁生化、血清生化变化特点,总结病理变化特点、寻找病理变化规律。结果:第一部分,肝脏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估。改进后的模型克服了传统介入栓塞模型的局限性,手术成功率为82.1%(9/11),术后7天生存率为82.1%(9/11),胆道外引流的设置并不会增加其胆道并发症和死亡率。实验组各组术后CT平扫和术后肝脏标本呈现出现相似的改变,术后血清中ALT、AST、γ-GT、ALP浓度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第二部分,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的病理特点。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后肝脏栓塞损伤区域对比正常肝叶颜色呈花斑状改变,TACE所致的缺血性胆管损伤程度较TAE所致的缺血性胆管损伤更为严重,其中严重损伤胆道逆行造影显示部分栓塞区胆管局灶性狭窄或扩张,呈节段性改变。组织学病理主要表现为:胆管细胞脱落、胞浆疏松、空泡化、灶性坏死、邻近胆管炎性细胞浸润、小胆管不同程度增生、胆管周围间质纤维性增生。术后1-3天主要表现为胆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术后4-7天主要表现为炎性细胞大量浸润、胆管周围腺体及胆管增生、胆管周围间质纤维性增生。TACE组和TAE组术后前3天肝功能的ALT、AST、γ-GT、ALP浓度水平明显升高,升高至峰值后逐渐下降,直至术后第7天两组ALT、AST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反应胆管损伤的γ-GT、ALP下降较ALT、AST更为缓慢。实验组胆汁中γ-GT、ALP变化趋势似乎与血清中一致,同时术后第7天胆汁中的γ-GT、ALP水平仍处于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胆汁酸碱度结果发现实验组中胆汁PH下降明显,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胆汁PH开始逐渐升高。结论(1)通过肝动脉插管+设置胆道外引流+修补肝动脉建立的介入栓塞模型比较符合生理,能够在维持胆汁肠肝循环的情况下方便胆汁收集,是进行肝脏动脉介入栓塞术后胆道问题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2)肝脏经导管动脉介入栓塞术能导致胆管不同程度的损伤,并随时相性改变;术后1-3天主要表现为胆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术后4-7天主要表现为炎性细胞大量浸润、腺体及胆管增生为主。血清中γ-GT和ALP持续升高,对后续严重的缺血性胆管病的发生具有指示意义。胆汁中γ-GT、ALP、PH对反映介入栓塞术后胆管损伤具有重要作用。(3)TACE所致的缺血性胆管损伤程度较TAE所致的缺血性胆管损伤更为严重,严重胆管损伤胆道造影表现为胆管局灶性狭窄或扩张,呈节段性改变,部分远端胆管显影不清。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