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北京市属高校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姜军;刘会明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40106[教育学-高等教育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20201[经济学-国民经济学]
摘 要: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逐渐开始在节能领域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通过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改造方案以及施工、管理、运营等服务,极大缓解了用能费用上涨的困境。自上世纪90年代,合同能源管理引入我国后,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运行机制,逐步得到了政府、企业等部门单位的认可,并产生了很好的效益。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绿色校园的理念也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体现出国家对“双碳和高校绿色发展的重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市属高校规模逐年扩大,各种能源的使用量也急剧增长,市属高校节能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然而北京市属高校依靠自身经济和技术力量开展节能工作,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市属高校中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通过引入节能服务公司为市属高校服务,不仅可以解决市属高校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提升高校的能源管理水平,同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双碳背景下北京市属高校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北京市其他公共机构以及其他高校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有实践价值。合同能源管理引入我国后,政府多个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推广政策,并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但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市属高校并没有广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主要存在节能服务公司运营与管理能力不高、融资能力难、节能改造技术有待提高、节能减排支持政策尚不完善等方面影响因素,制约了合同能源管理在北京市属高校的推广。针对存在的诸多影响因素,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找出了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从技术、经济、制度、动机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在北京市属高校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