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乡土建筑遗产视阈下祠堂历史价值研究 ... 收藏
乡土建筑遗产视阈下祠堂历史价值研究 ...

乡土建筑遗产视阈下祠堂历史价值研究 ——以江西泰和崇德堂为例

作     者:周澄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徐欣云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历史学] 060107[历史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08[工学] 081302[工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813[工学-建筑学] 

主      题:祠堂 乡土建筑 遗产开发 文物保护 

摘      要:祠堂是乡土社区中一类特殊的乡土建筑遗产,体现在建筑元素的多样性、历史信息的丰富性,关联群体的紧密性、归属问题的复杂性,乡土建筑遗产视阈下,祠堂既是蕴含一个族群主要历史信息的建筑实体,亦是乡土社区中牵涉群体较为紧密与复杂的一类建筑遗产,在古代长期稳定的农耕社会中,祠堂的历史信息几乎由宗族赋予,宗族对祠堂的历史价值的形成具备关键意义。二十世纪以降,宗族的组织力量受到不同程度地弱化,但基本的血缘关系并未割裂,这致使祠堂在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既有更多的宗族参与也存在潜在的危机。在大族林立的江西泰和境域内,自明初保存至今的崇德堂与其开发现状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作为本文的实证案例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基于文献和田野调研等方法,从多学科角度阐释祠堂历史价值的原生积淀与当下表现。 本文以原初功能、话语权、非遗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出祠堂历史价值实现的问题。首先综述乡土建筑遗产视域的下各类价值研究成果与理论支撑,其次分析蜀江欧阳氏对崇德堂建筑构造与建筑元素的影响,阐释这种影响对历史价值的塑造作用。再有从重学基因、旅游开发、情感认同等方面论述当代蜀江欧阳氏在遗产开发中对崇德堂的历史价值的合理诠释,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原生所有者的诠释与保护比政府主导的乡土建筑遗产开发模式更为有效。最后以原初功能、话语权、非遗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指出在祠堂历史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的弊病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祠堂的特殊性决定了保护与开发方式的特殊性,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依然承载着基本的血缘关系,意味着官方与民间在祠堂的历史价值实现中均应充分尊重这种关系,对这种关系呈现更多的关注,在尊重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保护与开发行为更具备现实意义,本文的讨论与分析希冀增益学界对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策略的探索。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