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研究 收藏
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研究

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研究

作     者:罗佳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邓稳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林传甲 《中国文学史》 “错体” 传统学术 现代学科 

摘      要:林传甲《中国文学史》因常被视作中国人自撰的第一部文学史而备受关注,但学界对该著的研究却较为零散、不成系统。有鉴于此,论文共分四章,依次从生成与传播、“错体特征、文学史观、相关评价等角度对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作较为全面的考论。第一章考论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的生成与传播。在新学新政思潮中,林传甲凭借深厚的旧学功底、维新尚用的精神、丰富的办学经历成为京师大学堂的国文讲习。林传甲按课堂章程,借鉴日本人所撰文学史编成“历代文章流别课程的讲义,开创性地定名为“《中国文学史》。林传甲在三个月内写成《中国文学史》,除借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传统学术著作外,也批判地接受了笹川种郎《支那文学史》等域外汉学著作。林传甲《中国文学史》问世后被多家报刊相继转载,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第二章考论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的“错体特征。林传甲虽借来“文学史的名目,但所著文学史的知识结构与体系仍以传统词章学为本位。他将“小学置于文学史之前端,注重传授修辞学以指导写作,并保留“经史子集的著述传统。因与注重诗文、小说等纯文学作品的主流文学史编撰重心相异,林本文学史遭致“错体批评,但此书于“错体之中使传统经史词章之学与文学史接轨的努力值得肯定。第三章考论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的文学史观。学界已发现此书依照学堂章程规定的“文学研究法安排内容,林传甲如何在文学史中体现“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值得进一步探究。此书的“西用意识表现为重视实用性学科,推崇务实致用之文学。学堂章程以“中学为本位,强调“辞章不可偏废的原则,于是林传甲在传统“文章流别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文学史,以文体梳理的形式进行文学史教学,其对古文、骈文的论述尤有价值。林传甲秉承“载道的文学观,在文学的政教功能、儒学的普世价值方面提出了见解,其进化史观与民族观对研究当时的民族心理有重要作用。第四章考论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的相关评价及其价值。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甫一问世就获好评,但因其“错体特征,在新文化运动后多被批评为观念保守、内容杂乱。随着文学史学的兴起,这部著作的独特性与开创性逐渐被发现。由此书所受之批评可窥见文学、文学史观念的变迁。汪剑余《本国文学史》、金秬香《骈文概论》、陈柱《中国散文史》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吸收了林本文学史的相关内容,可见该书对后世中国文学史的生成及写作模式有一定影响。此外,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作为早期的师范生教材,其教育致用性原则仍可资当代借鉴。林传甲《中国文学史》在学术上以文章家的视角考察历代文体的布局、转承与演变,在思想上视文学为国粹,在文学史中揭橥兴亡教训以增强学生民族意识,是一部体现出时代精神与个人倾向的文学史。此书涵盖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写作等科目的内容,使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有启发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