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凹陷古近系地震–岩相分析及有利区带预测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开远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摘 要:开平凹陷以往的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恩平组及其上部地层,并获得了较好的油气显示。由于该区构造运动复杂,钻井资料匮乏,对沉积体系分布与油气成藏特征研究不够深入,严重制约着研究区油气勘探。本文以开平凹陷古近系始新统文昌组和渐新统恩平组为研究目的层段,采用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理论,紧密结合地震、测井与钻井资料,综合开平凹陷区域地质构造特点,以地震相分析为主要切入点,对研究区地震–沉积相特征进行分析,最终预测了含油气有利区带。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在地震层序格架的基础上,以三维地震探区为主要研究区,根据地震反射外部几何形态和内部反射结构,对开平凹陷内地震相类型进行分析,同时辅助地震波动力参数,如振幅、频率、连续性等,对地震相类型进行详细描述。在凹陷内识别出中高振幅中频平行-亚平行相等6种地震相和15种地震亚相类型。2)依据骨架剖面选取原则,重点对24条闭合测线进行剖面地震相分析,并编制了文昌组-恩平组共9个层序的地震相平面分布图。通过对研究区平面地震相分布与演化分析,认为凹陷早期地震相多以杂乱相与波状相为主,随后逐步演变为发散相和大面积的平行-亚平行相。3)克服凹陷勘探程度低,地质资料少等不足,在有限的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邻区地震-沉积相转换资料进行约束,开展研究区地震相-沉积相转换,并在开平凹陷古近系内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体系、辫状河三角洲体系、湖泊等多种沉积体系。4)在地震-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凹陷沉积相分布与演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凹陷沉积充填模式进行总结:文昌组时期,陡坡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缓坡带以辫状河三角洲为主;恩平组时期,凹陷整体发育滨浅湖相和泛滥平原-三角洲相。5)运用石油地质学理论,在地震–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钻井油气显示等资料,探究开平凹陷的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成藏组合,划分出3种成藏模式和6种成藏组合。并进一步对凹陷有利勘探区带进行预测,认为KPb1和KPb2构造带成藏相对最为有利,其次为KPa1构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