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叙事:《牵风记》艺术成就研究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任现品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在当代军旅作家中,徐怀中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其作品在军旅文学中可谓独树一帜。当其他军旅作家还在具象呈现战况格局、歌颂战争胜利、聚焦英雄人物时,徐怀中则避开直接描绘战争场面、超越简单歌颂革命英雄,将探索的重心聚集到人性的深邃与历史的厚重上,并形成了诗化叙事的艺术风格,这尤其体现在《牵风记》中。无论是思想意蕴还是叙事艺术,《牵风记》都标志了中国当代战争小说的全新开局;本论文从诗化叙事的角度切入,具体剖析其含混丰富的叙述内容与虚实相生的叙事手法,探究其主题意蕴与叙事策略之间的互动关联,以揭示其艺术魅力的来源。第一部分,多维向度:形象塑造的诗化特征。《牵风记》的诗化叙事艺术特色不是表现为增加新的艺术形象类型,而是在延续原有类型的基础上拓展其内涵的多维性;小说虽延续了军事指挥员、警卫员、女文化干事和战马这四大类型,但每一形象都超越了原来单层面的社会政治性存在,而成为融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和本真生命等多维向度于一体的生命艺术形象;其中,社会政治向度赋予这些形象共同的精神面貌,是对以往革命战争文学的历史延续;历史文化与本真生命向度的拓展、创新则不仅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性的深层思考,而且蕴含着他对诗化叙事艺术的独特理解与追求。第二部分,多重意蕴:死亡书写的诗化特征。《牵风记》的诗化叙事艺术特色表现在死亡书写上,则是舍弃自然主义式的细节化描写,注重挖掘死亡背后的历史、文化、人性等深层内涵。因而小说中的形象死亡,无论是社会政治化死亡还是奇异神秘性死亡,都不只是生命的终结与人物思想性格转变的契机,而是一个独立的多重审美主体,蕴含着丰富的诗学气质及哲理意味;其中,社会政治化死亡可谓彻底揭下了以死亡刻意衬托英雄的假面,奇异神秘性死亡则从高层次给予死亡以审美性观照,借助战争境遇下女性群体的非正常死亡,彰显其背后的多重文化意蕴。第三部分,时空·结构·意象:叙事方式的诗化特征。《牵风记》之所以能以极少的文字篇幅承载极丰的精神内涵,与其诗化叙事方式密不可分。首先,小说以整体性时间观念为内在支柱,通过描绘富有时间意味的意象来拓展文本的叙事时空;其次,在叙述故事时适当运用空白化的艺术处理,既使文本的叙事结构十分简练,又充分丰富了文本的内在思想意蕴;最后,借助反复强调的象征意象来潜藏其叙事意图和文本潜势,为读者借助自身想象来填补文本的叙事空白提供适当依据。对《牵风记》诗化叙事艺术特色的细致剖析,不仅有助于梳理徐怀中文学创作的历时演变,客观定位其文学史地位,而且有助于在探究当代军旅小说的战争言说方式的同时,重新叩问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价值及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延续与新变,从而拓展阐释中国当代战争文学的学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