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对亚洲象迁移的潜在阻隔效应分析 ——以思茅至江城高速公路为例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明勇
授予年度:2021年
摘 要: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是我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虽然近年来其种群数量在稳定增长,但栖息地的减少和生境破碎化对该物种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以拟建思茅至江城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各1 km内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半结构式访问调查法、跟踪调查法、无人机调查法和样方法对思茅至江城拟建高速公路推荐线路沿线亚洲象的数量、分布、迁移通道以及生境现状进行了调查,数据经ArcGIS空间分析,结果发现部分线路与亚洲象活动轨迹高度重合,探讨了高速公路对亚洲象迁移的潜在阻隔效应。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本次共记录到涉及普洱市思茅区、江城县的亚洲象46头,全部属于西双版纳—普洱亚洲象种群,涉及普洱江城亚种群,江城亚种群又可大致分为3个象群,康平曼克老象群12头,康平大树脚象群22头,整董滑石板象群11头以及独象1头。(2)基于基础地理数据和遥感(RS)数据,本文采用ArcGIS软件,以影响亚洲象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为适宜性评价参数,选取海拔、坡度和植被隐蔽度3个环境因子,分析得出拟建高速沿线亚洲象栖息地单因子适宜性数据,并将这3个环境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后,得到了沿线亚洲象栖息地多因子综合适宜性数据,据此对沿线亚洲象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野生亚洲象良好的适宜栖息地空间破碎化,该区域并不是亚洲象最适合生存的区域。(3)在拟建思茅-江城高速公路沿线区域设置了10个植物调查样方,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内自然植被主要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和热性灌丛,人工植被中以人工林为主,尤其茶园面积较大。植物调查共获得149种野生植物,隶属31目59科121个属;亚洲象食性植物共记录到62种,其中人工种植作物14种,野生植物48种,隶属于19目29科42属,占野生植物总种数的32.2%。(4)利用ArcGIS10.2水文分析插件提取研究区域的水源网络,再将其与拟建思茅-江城高速路线图及附近亚洲象活动轨迹路线图相叠加分析发现,拟建思茅-江城高速的江城县境内康平到整董段与水源分布以及亚洲象的活动路线大部分重叠,因此高速公路的修建可能会给亚洲象利用水源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拟建思茅-江城高速的康平到整董段附近调查到11个硝塘,安装红外相机并对硝塘采样分析矿物质发现,亚洲象偏爱位于常绿阔叶林里具有一定隐蔽性的硝塘,钠含量高的硝塘更可能会被亚洲象频繁取食,除亚洲象外也会有其他动物对硝塘进行利用。亚洲象主要利用的硝塘距高速公路铺设线有一定的距离,直接破坏较小,拟建高速公路对亚洲象利用硝塘的影响较小。(5)利用跟踪调查法对当地亚洲象迁移路线进行跟踪调查,绘制了亚洲象的活动轨迹及主要通道过口。结合高速公路工程的路线设计,发现在K线一共有13个路段与亚洲象有直接相关性,这些路段亚洲象已经作为通道利用过,是亚洲象可能横穿高速公路的主要路段。拟建的思茅-江城高速公路会给在其附近活动的亚洲象象群带来阻隔效应。(6)在亚洲象的分布区内,海拔1,300m以下且种植有亚洲象喜食的作物的区域是亚洲象喜欢活动的片区,当高速公路的设计路线要跨越这些区域时,可能会对亚洲象形成阻隔效应。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能为野生动物通道选址和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有效缓解公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与公路建设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