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托妮·莫里森《宠儿》自我建构中的情感作用 收藏
托妮·莫里森《宠儿》自我建构中的情感作用

托妮·莫里森《宠儿》自我建构中的情感作用

作     者:林中花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高奋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托妮·莫里森 《宠儿》 自我建构 情感 

摘      要: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以“杀婴为情节主线,表现了黑人在黑奴制下历经苦难,实现个体自我建构的历程。其中情感在自我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感是人类内在的、主观的感受,它是传递思想和欲求的工具,也是持久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情感作大量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流派:知觉派、动机派和评价派。本论文以评价派情感理论为支撑,旨在研究《宠儿》中人物情感对人物自我建构的影响,探讨情感对个体自我和解、自我表达和自我觉醒的作用。“情感一词在不同流派之中有不同的内涵,知觉派、动机派和评价派分别认为情感是灵魂感知力、是生理动机状态、是心理与外部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情感的核心要义是,它源自个体对环境的认知与评价,会触发个体的行为模式。它与个体认知其人生处境的意义密切相关,其状态的改变对自我认知和行为动机产生重要影响。以《宠儿》中的主要人物为研究对象,我们可以阐明小说中三种主要情感及其在自我建构中发挥的作用:首先,爱为自我建构奠定基础。母亲塞丝杀死亲生女婴,让自己一生都陷落在罪恶感和痛苦感之中,在悔恨中渴望将母爱补偿给女儿,最终在黑人社群的爱的关怀和引导下,终于获得心灵的释放和超越。在爱的主导下,个体不仅能够突破和颠覆某种严重的、根深蒂固的、习以为常的不公正社会秩序,还能让自我走出小我的封闭与狭隘,与周围世界达成和谐的联结,领悟生存的真正意义。其次,愤怒是自我表达的方式。宠儿被母亲杀死又以幽灵方式返回后,一直以愤怒的言行求取母亲和社会对她的认同。愤怒是她表达自我观点,阐明自我价值的有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长期受欺压的黑人表达情感和宣泄情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共情是自我建立与他人的共融关系,实现自我觉醒的途径。保罗·D和丹芙拥有和塞丝共同的痛苦经历,他们的共情能力使他们在感受和理解他人的痛苦中实现了自我治愈与相互治愈,对自我觉醒、主体性建构发挥重要作用。共情展现了理性情感与非理性情感、自我与他者的交融与碰撞,有助于个体实现自我的突破和新生。情感对个体自我建构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从情感维度反思莫里森笔下的黑人问题,可以为考察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启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