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贵州民间傩坛班组织研究——以思南县刘胜杨坛班为例 收藏
贵州民间傩坛班组织研究——以思南县刘胜杨坛班为例

贵州民间傩坛班组织研究——以思南县刘胜杨坛班为例

作     者:陈卓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玉平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1[哲学] 0601[历史学-考古学] 0101[哲学-哲学] 06[历史学] 060107[历史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主      题:民间坛班 傩文化 丧葬 花灯戏剧 组织方式 

摘      要:作为地方文化传承主体的刘胜杨傩坛班,历史悠久,在当地知名度较高,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意义。一方面,坛班从事的文化活动反映了一个族群的精神世界,对研究地方民俗文化有一定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坛班保存了丰富的服装、面具、法器、科仪本等道具,可以作为研究的物质和文献史料基础。论题通过考察民间组织傩坛班的活动内容,即傩文化信仰实践活动、花灯表演和丧葬道场,具体分析坛班的组织规模、活动范围、经济状况、社会互动和社会功能、传承发展、成员信仰等问题,以期探究民间傩坛班组织生存的运作模式,为研究民间组织或民族地域文化提供可参考的案例。通篇六万余字,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块。绪论部分谈及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对“贵州傩文化与“傩坛班的研究作学术史回顾,针对论文创新之处、存在不足做出说明。正文部分有四章内容。第一章论述了刘胜杨坛班的生存及运作机制。主要梳理讨论坛班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组织规模(包括成员构成和道具储备)、活动范围、经济收入、坛班内外部社会互动、传承机制与成员信仰等内容。第二章探究了坛班的傩文化信仰实践活动。本部分通过分析戏由了解傩戏的分类,记录和整理坛班傩戏演出的仪式项目和戏剧演绎内容,结合傩戏分类、仪式流程和表演程式论述傩坛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第三章讨论了坛班的其他展演活动,即花灯表演和丧葬道场。本章分设两个章节,第一部分不仅梳理了作为“灯班的坛班的成员构成和思南地区花灯艺术的历史渊源,还论述了坛班花灯表演的形式内容与演出程序;第二部分分析坛班葬仪业务的群众基础,记录叙述坛班丧葬道场的仪式程序,并探讨仪式中深含的文化意蕴。第四章主要剖析坛班组织及其从事的文化活动的社会文化功能,并探讨其当下的发展困境和发展出路。结论部分对全文做出总结。主要阐释坛班发展与文化传承的依存关系,强调其社会功用;再次道明坛班发展面临的困境,呼吁学界关注民间组织和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