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小学课堂对话有效运行的机制研究——以S市W校数学学科为例 收藏
小学课堂对话有效运行的机制研究——以S市W校数学学科为例

小学课堂对话有效运行的机制研究——以S市W校数学学科为例

作     者:胡燕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小微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主      题:课堂对话 有效运行 机制 数学学科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一度受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经历了或主张“教师中心或强调“学生中心的两极摇摆,其初心是为了打破教学的对立状态,虽有一定改观,但依旧陷于“重教和“重学的循环中。因此,人们开始转向关系思维视角来探讨教学之间的关系,主张经由“主体对话开展教学,强调互动、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开展课堂对话实践以及对话教学的尝试也受到越来越多一线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青睐。然而,课堂对话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诸多问题且经验不完善,需要展开详尽的研究为学校提供系统的支持机制和运行原则。论文聚焦课堂对话运行的实践样态,选取S市W校为个案校,以该校中高段(3-4年级)数学课堂为具体研究情境,重点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小学课堂对话呈现什么样的实践特性;(2)从学生视角来审视课堂对话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或效果;(3)小学课堂对话的有效运行需要哪些支持机制和原则。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个案校的课堂对话实施现状,从课堂对话的发生基础、实施过程及意义建构来探讨支持课堂对话有效运行的要素。研究过程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在内的混合研究方法,实现材料的三角互证,分析归纳出课堂对话的实践特性与经验成效,尝试提炼出小学课堂对话的支持机制和运行原则,为消解困境、促进课堂对话的学校实践提供可行建议。基于相关对话理论的分析和学校开展课堂对话的实践探索,本研究归纳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学生发展需求的与时俱进,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取向和新选择,对话思想以及对话理论逐渐从应然层面走向实然层面,为实践提供了学理依据与现实指导。(2)小学课堂对话的发生基于有保障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也基于相应的理性条件与情感条件;在实施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及多样的表现形式,学生的言语表达也呈现出递进的趋势;课堂对话的参与结构在对话机会、对话向度和对话关系等维度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学生经由课堂对话能够获得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改善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提高认知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反省思维能力,增强自信等,也通过对话实现了学习意义的建构。(3)当前小学课堂对话实践虽积累了经验成效,但其效用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依旧面临诸多待消解的困境,包括课堂对话环境有待于优化、课堂对话认识不全、课堂对话比重失衡以及课堂对话深度不足等。为了有效发挥课堂对话的育人价值,改进课堂教学,本研究分析、总结了支持小学课堂对话有效运行的四大机制,分别是环境优化机制、非线性运行机制、育培一体机制以及评价反馈机制;以及课堂对话有效运行需要遵循的四个原则,即整体性、规则性、生成性和连续性。据此,为消解课堂对话困境提供可行建议:学校和教师要注意创设开放的对话环境,关注课堂对话的动态生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和能力,搭建相应的研训平台,完善内外双促的对话评价反馈体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