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中生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习得研究 收藏
高中生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习得研究

高中生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习得研究

作     者:叶伟凡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傅福英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致使移动构式 语法整合 高中英语学习 

摘      要:英语中表达致使移动事件的专用构式的句法形式表现为“NP+V+NP+PP,它涵盖了从原型义到延伸义等多种类型的致使移动义。已有的研究发现,英语和汉语对致使移动事件的语法整合操作之间存在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习得困难。以往关于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习得研究未注意到同一个致使移动义分类下英汉动词的语法整合差异或未能明确何种语法整合差异造成了何种习得困难,因此,本研究结合语法整合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对该构式的习得进行探讨,并且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高中英语学习者如何使用英语和汉语表达致使移动事件?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2)高中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习得是否存在困难?如果有,这些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3)导致高中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习得困难的因素有哪些?本研究采用看图说话测试和语法可接受性测试,对高中生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习得进行质性和量化的研究,并且在测试完成后对受试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发现:(1)高中生对致使移动事件的语言表达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首先,在对同一事件的语言表达中,当英语致使移动构式未映射(map)受事的移动而汉语致使移动构式必须映射受事的移动时,高中生在英语表达中倾向于使用不定式补语(“to do)以突显受事的移动。其次,当致使移动事件中的施事的行为被允准进入(be licensed into)英语致使移动构式却不被允准进入汉语致使移动构式中的任何一个时,高中生在英语表达中倾向于将该事件分解成两个相互关联的子事件并分别进行语言实现;(2)高中生对该构式的习得困难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当同一个致使移动事件在英语和汉语的语法整合操作之间存在非对称性时(受事的移动被映射与否、施事的行为被映射与否、致使移动构式允准(silence)施事的行为与否),高中生在该类英语句子的理解、翻译和产出方面存在困难。其次,相比于原型义,高中生对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非原型义的习得较差,对Sense E和OM(specifying the object’s motion)整合类型的英语致使移动句的习得最差。(3)导致高中生在该构式的习得方面存在困难的因素包括以下四点。首先,英语和汉语对致使移动事件的语法整合操作之间具有非对称性。其次,在英语致使移动句的理解上,高中生倾向于采取自下而上的加性演算认知策略,而非将整个构式看成一个具有独立于其组成成分的有意义的整体。再次,高中生在英语致使移动句的理解中更倾向于关注出现在该构式中的“动词+介词搭配,从而产生了理解困难。最后,教师在该类句子的教学中倾向于采用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教学策略,且过度强调动词和介词的搭配。本研究的教学启示:第一,学习者应从该构式的整体(自上而下)出发去理解和习得,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构式意的阐释,而非只关注该构式中的个别词项;第二,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语法整合类型的致使移动句应给予不同权重的关注,着重解决由汉语和英语的语法整合操作之间的不对称性造成的习得困难;第三,应让英语学习者注意到英语致使移动句的广泛的语义网络,帮助英语学习者正确理解和判断不同的致使移动义,从而产出准确的英语致使移动句。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