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两种分娩方式对婴儿生命早期肠道微生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收藏
两种分娩方式对婴儿生命早期肠道微生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两种分娩方式对婴儿生命早期肠道微生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     者:宋红艳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周荣生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1[医学-妇产科学] 10[医学] 

主      题:分娩方式 肠道菌群 过敏性疾病 

摘      要:目的婴儿肠道菌群的初始定植、形成与发展易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分娩方式被认为是影响婴儿肠道菌群建立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关于剖宫分娩是否会增加疾病的发生率受到普遍关注,一些研究也发现早期婴儿肠道菌群的失调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分娩方式对婴儿生命早期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及对婴儿疾病发生可能存在的影响。本研究的开展力求从肠道微生态学角度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儿期疾病的发生可能存在的影响,为此后婴儿肠道微生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理论支撑,也为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防治过敏性疾病切实提供有利的理论证据。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孕妇及对应的足月新生儿,收集37周~42周的孕妇阴道分泌物、粪便标本,以及新生儿出生后第1、3、5天的粪便标本,采用16S r DNA技术对阴道分娩和剖宫分娩的孕妇阴道分泌物、孕妇粪便以及新生儿粪便标本中所包含的细菌进行基因提取与扩增,确定标本中所包含菌群的种类及浓度,着重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肠道菌群初始定植的影响,同时跟踪随访所有符合标准的新生儿出生后1年内的喂养方式、发生疾病的种类及频率,比较两组婴儿发生疾病有无显著差异。结果1.最终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以及对应的新生儿共55例,其中阴道分娩组32例,剖宫分娩组23例,所有婴儿的喂养方式均为混合喂养。2.两组孕妇阴道分泌物和粪便的菌群比较无明显差异。新生儿肠道菌群动态变化具体表现为:阴道分娩组中分娩后1天新生儿粪便中菌群以普氏菌属(21.20%)、Muri菌属(14.23%)和罗尔斯通菌属(8.08%)为主,分娩后3天和5天的新生儿粪便中菌群均以埃希杆菌-志贺菌属(34.05%、36.68%)、拟杆菌属(28.64%、25.71%)和双歧杆菌属(10.82%、15.59%)为主;剖宫分娩组中分娩后1天新生儿粪便中菌群以Muri菌属(14.79%)、罗尔斯通菌属(14.29%)和拟杆菌属(2.97%)为主,分娩后3天新生儿粪便中菌群以严格意义梭状芽胞杆菌属(19.83%)、克雷伯氏菌属(10.53%)和葡萄球菌属(10.34%)为主,分娩后5天新生儿粪便中菌群以克雷伯氏菌属(14.12%)、埃希杆菌-志贺菌属(12.36%)为主,其次是严格意义梭状芽胞杆菌属(8.63%)。3.在随访两组婴儿3个月期间,婴儿发生的疾病主要是发热、腹泻以及湿疹,但发热及腹泻的发病率较低,且两组相同月龄的婴儿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在出生后第1个月内,虽然剖宫分娩组婴儿湿疹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出生后第2个月和第3个月时剖宫分娩组婴儿湿疹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1.本研究发现,新生儿肠道菌群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在不同时间点里的肠道菌群结构与组成均有显著差异。在菌属水平上,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粪便的菌群多样性明显高于剖宫分娩组。2.本研究阐明,肠道正常菌群的初始化定植受分娩方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剖宫分娩组的婴儿肠道中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及埃希杆菌-志贺菌属明显落后于阴道分娩组,也就是所谓的“定植延迟。且同时发现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定植与孕妇阴道分泌物关联性更大。3.在对两组婴儿追踪随访3个月后发现,剖宫分娩组前3个月内婴儿湿疹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提示不同分娩方式可能导致过敏性疾病(主要是湿疹)的发生率存在差异。4.本研究初步提示剖宫分娩对婴儿生命早期肠道微生态的形成及发展有减缓及延迟影响,且这种影响和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的增高可能存在相关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