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世纪以来内地犯罪电影的类型演变与空间建构 收藏
新世纪以来内地犯罪电影的类型演变与空间建构

新世纪以来内地犯罪电影的类型演变与空间建构

作     者:龙杨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夏清泉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3[艺术学] 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      题:犯罪电影 空间 类型 

摘      要:犯罪电影在世界类型电影谱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而相较于国外的情况,我国的犯罪电影因为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发展较为缓慢。近几年,国内电影产业化改革成效显著,国产电影逐渐迎来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并且推出了大量市场认可且具有口碑的影片,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也在积极进行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多种元素相互融合的趋势,并发展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类型范式。空间是犯罪电影的重要元素,它不仅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场所,还代表着犯罪行为背后复杂的社会环境,是犯罪电影类型化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我国新世纪以来的犯罪题材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为理论视角切入,旨在探究中国犯罪电影中空间建构对于犯罪类型演变的影响。我国犯罪电影的类型形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年至2006年期间,从《寻枪》(2002)开始,这个阶段的内地犯罪电影开始显现构建犯罪类型的意图,逐步建构一个想象中的犯罪空间,这种空间呈现出一定的象征意义,并形成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表征,为一个基于中国社会语境下的犯罪空间建构打下了基础;2006年至2014年,从《疯狂的石头》(2006)这部电影开始,内地犯罪电影体现出城市现代性语境下的类型叙事,直接套用了好莱坞与港台电影的空间模式,通过奇观化、情感化、流动化、陌生化等方式,形成了空间的概念化。犯罪电影也根据空间的概念化,与不同类型进行融合发展,形成了一个类型叙事下可信的犯罪世界;2014年至今,内地犯罪电影开始进行类型的创新,意图脱离之前对类型的一昧模仿,构建具有中国特质的类型范式,《白日焰火》(2014)就是这个阶段中最早形成中国特质的影片,它在概念化空间的基础上,开始将中国工业改革、东北萧条、下岗潮等中国社会问题注入到犯罪空间中,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质的犯罪类型电影。在以上框架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新世纪以来内地犯罪电影在类型化探索演进中,空间经历了类型化的演变发展,逐步形成我国犯罪电影的类型概念和基础,并进行了与中国社会现实背景的语义融合,置入了我国现实问题和社会焦虑,促进具有中国特质的犯罪类型生成。新世纪以来内地犯罪电影在类型化探索中不断丰富着其空间表达,空间也成为犯罪类型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走向更深度的类型化是我国犯罪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认为应当加强对空间作用的重视,打破类型发展的传统视野,传递更丰富的内在价值,拓展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类型道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