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急性脑梗死功能恢复评估中的应用 收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急性脑梗死功能恢复评估中的应用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急性脑梗死功能恢复评估中的应用

作     者:黄晓琪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崔惠勤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脑血流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恢复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三维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 Pulse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ASL)技术测量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3D-PASL图像以及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评分,手动在DWI图像上勾选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重叠在CBF图像上以获得CBF值,再测量相同层面对称的正常脑实质CBF值作为对照,求出比值,得到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以NIHSS评分为依据,分析不同NIHSS评分患者CBF、r CBF治疗前后的差异,以及相应CBF、r CBF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对治疗前后所得CBF值、r CBF值以及临床NIHSS评分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平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前后CBF变化及NIHSS评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评价,显著性检验水平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后所得梗死区域CBF、r CBF以及NIHSS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3例患者治疗后梗死区域CBF值较治疗前上升,其中62例患者NIHSS评分下降,1例上升;7例患者治疗后梗死区域CBF值较治疗前降低,其中2例临床NIHSS评分无变化,5例NIHSS评分升高。治疗前后梗死区域CBF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39,P0.05)。结论:1、利用3D-ASL技术所测量的脑梗死患者脑组织异常灌注区域脑血流量值可用于预后评估,脑血流量的恢复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2、作为无需注射对比剂增强的MRI脑灌注技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简化了CBF的获取,安全、无创、快速的优点使其更适合作为卒中人群治疗后复查的检查序列,是可以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功能恢复评估的重要影像手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