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专利数据的广深科创走廊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研究 收藏
基于专利数据的广深科创走廊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研究

基于专利数据的广深科创走廊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研究

作     者:曹庭脉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汤黎明;赵渺希;朱江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主      题:创新网络 广深科创走廊 技术关联 空间合作 演变 

摘      要: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国际环境、国际局势骤然变化,我国科技发展同时面临划入实体名单、核心技术缺乏的挑战,以及资源能源约束、生态建设压力增大、人口红利减退的瓶颈制约。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迫切寻求突破。此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提出打造“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典型的战略意义与样本意义。本论文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的“广州-东莞-深圳段为实证案例,以1991-2020年的发明专利为基础数据,采用理论辨析、实证分析、机制解析的研究路径,基于地理分布、空间合作、技术关联三个视角,梳理创新网络的空间分布、网络结构与拓扑特征的演变历程,解析其演化机制。理论辨析层面,以创新内涵作为切入点,明晰创新系统与创新网络的内涵及研究范式,聚焦专利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地理分布、空间合作、技术关联三个视角分别研究:1)地理分布上,依据专利数据的地理信息,分析创新产出分布及演化特征,探讨其聚集程度与相关程度;2)空间合作上,根据多“申请人合作的创新联系构建空间合作网络,从整体和社会主体两个视角研究其基本分布特征,进而挖掘网络的整体结构与拓扑特征;3)技术关联上,根据IPC分类号“共现现象构建技术关联网络,在技术产出分布的基础上,研究网络技术领域的交叉方向与领域开放性。在机制解析层面,综合创新网络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探讨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影响下的发展机制。研究发现,30年来广深科创走廊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区域内部差距减小,创新核心由广州转移至深圳,空间上初具走廊形态。空间合作方面,企业是合作创新的主力,高校基数小但联系数量高。合作网络由“闪电型南北大跨度合作演化为“双核放射状结构,合作程度和活力逐步提高,但倾向于腹地指向的短距离创新合作,网络发展略显封闭;技术关联方面,网络开放性增强、学科交叉程度与技术专业化程度提高。“计算+电信、“医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合物+涂料+塑料等技术领域相互交叉,形成科创走廊内的支撑性创新产业。其中,“计算+电信等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基数大,优势地区却集中在深圳小部分区域,体现专利价值的高度偏态分布特征。总体上,广深科创走廊创新网络呈现水平演化、垂直演化、协同演化并行的发展模式,受到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的共同影响。区别于既有创新网络研究,本文将研究时间扩展为30年的完整跨度,将研究视角拓展为地理分布、空间合作、技术关联的多维度多网络分析,试图丰富技术创新网络研究的范围与层次。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