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非遗纪录片创作的参与观察方法解析 ... 收藏
非遗纪录片创作的参与观察方法解析 —...

非遗纪录片创作的参与观察方法解析 ——以毕业作品《滦州皮影》为例

作     者:王慧洁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许心宏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3[艺术学] 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      题:非遗纪录片 参与观察 滦州皮影 叙事视角 非遗传承人 

摘      要:唐山皮影戏,又称滦州皮影。滦州皮影以古代滦州地区为中心,广泛流行于冀东、京东、辽宁、黑龙江、内蒙等地,明清时期盛行于北京。历经时空更迭与岁月淘洗,自明末清初以来,滦州皮影已有400余年历史。2006年,滦州皮影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呈现上,滦州皮影以其独特的唱腔、多样的伴奏与特定的表演形式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与民间文化研究价值。滦州皮影是集民间绘画、剪纸、雕塑与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滦州皮影主要活跃于舞台、剧场。皮影传播渠道受限,受众群体单一,观戏群众寥寥。随着当下传数字化媒介的发展,滦州皮影影像化能更好的实现传播价值,为当下滦州皮影发展困境提供更好地切入点。本研究通过对唐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滦州皮影进行田野调查,并结合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分析。梳理滦州皮影发展及现状,了解非遗传承人现有档案。重点在于对滦州皮影“前世今生的讲述与再现,目的是为了对唐山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滦州皮影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给与参考,并且对非遗传承人生活现状给与关注。非遗纪录片《滦州皮影》不单是作品呈现,背后更是对非遗传承人文化使命的发掘。对于非遗文化视角的探索,确定以第一人称内聚焦视角、实地访谈、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形式完成纪录片拍摄。紧扣参与观察式纪录片创作手法,根据第一手的视频资料、访谈资料、文献资料,铆合冬文,以同期声、画外音形式剪辑加工,藉此完成了这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要人物角色的记录片创作。相对于强势传播的大众流行艺术,滦州皮影则属于小众艺术,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皮影戏失去兴趣而至干非遗传承更是面临着人亡技绝的困境。作者仅以纪录片《滦州皮影》为中心。通过参与观察式拍摄方式走近民间艺人的生活世界与艺术世界,籍以打捞、触摸民间艺人的困惑、忧思以及期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