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弥留之际》中的城乡隔阂与身份差异探究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贺爱军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我弥留之际》 空间三一论 权力 城乡隔阂 身份差异
摘 要:《我弥留之际》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代表作,讲述了农妇艾迪去世之后,丈夫安斯和五个孩子将她的遗体送到杰弗生镇安葬的故事。该小说于1930年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学界的密切关注。学者或从宗教、女性主义等角度探究小说主题,或侧重于人物形象与写作技巧的分析,而从空间与身份的视角展开的研究所见不多。基于此,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理论和福柯的权力空间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为研究对象,探讨小说的空间与身份书写。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作者及作品,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详述理论框架。第二章揭示在“空间表征的规划下,乡村沦为了地理上的隔离空间与经济上的下层空间,从而固化了地域差别并造就乡村人民的自我认同受损,体现了空间在身份建构中的重要性。第三章分析城镇群体与乡村群体的规约性“空间实践。其中,杰弗生镇与莫特森镇作为权力运作的呈现之地,镇上居民通过对本德仑一家的规训压制外来者并维护其利益。第四章指出本德仑一家反抗性的“空间实践。送葬之旅既是寻求全新生存空间的一次努力,揭示了陷于空间囹圄的人们的抗争,也是昭示社会流动性的隐喻。他们的失败意味着社会空间和社会阶层的固化。艾迪等人自我意识的唤醒同样构筑了反抗性的“表征空间。第五章为结论。论文结论如下:(1)《我弥留之际》不仅再现了穷苦白人农民的社会生活,而且触及了美国南方城乡两种空间的博弈与身份建构。福克纳以空间冲突为切入点,探究了社会界线与社会阶层之间的抗衡问题以及主体建构自我与异已的边界机制。(2)空间对峙和权力博弈是小说中人物行为和思维活动的前提,小说人物的命运与空间的发展肌理互为映照、密不可分。(3)小说围绕空间展开的情节影射了当时社会的动荡、离散与分裂。本德仑一家希望通过身体移动实现社会流动这一希望的破灭,体现了城市化过程中无声的暴力,福克纳通过刻画夹缝中生存的弱势白人农民群体,展现了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白人生存困境的思考以及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