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环境漫画的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研究 收藏
中国环境漫画的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研究

中国环境漫画的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研究

作     者:马晓慧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匡芳涛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304[艺术学-美术学] 13[艺术学] 

主      题:多模态隐喻 意义构建 中国环境新闻漫画 

摘      要:Lakoff&Johnson(1980)《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开启了语言学家对于隐喻研究的新纪元。从此之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人类感知社会的工具的观点被广泛接受。20世纪末,随着多模态交互手段的普及,语言学者对于隐喻的研究逐渐扩展至多模态领域。近年来,新闻漫画这一文体引起广大语言学者的关注,新闻漫画中的文字,图像,符号,色彩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意义构建成为多模态隐喻研究的焦点。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了环境话题下的新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意义建构过程。本文以中国新闻漫画网(http://***/)收集到的114幅相关漫画为语料,对其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解读,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中国环境新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的类型和模态配置方式都有哪些?(2)中国环境新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是如何构建的?通过研究,得到以下发现:(1)中国环境新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主要有以下目标域表征:污染、破坏、自然资源、地球和政府监管,中国环境新闻漫画的模态配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类:(1)S-p T-p(源域图像-目标域图像);(2)S-p T-t(源域图像-目标域文字);(3)S-p T-s(源域图像-目标域符号);(4)S-p T-(?)(源域图像-目标域隐含);(2)中国环境新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意义的构建主要根据赵秀风(2013)提出的多模态隐喻的构建模型,将符号表征空间,语用关联空间,输入空间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意义建构过程中,以上空间之间多层级往返互动,激发输入空间之间的映射与整合,突出了多模态隐喻意义的动态构建过程。同时,新闻漫画语篇整合了图片,符号,文字等多种模态,不仅传递出隐喻意义,同时创造超出隐喻意义的情感效果。再者,交际双方的认知基础与交际目的等语用因素也影响隐喻中源域的选择和对新闻漫画的理解与阐释。在分析中国环境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拓展了多模态隐喻研究的视野。同时,通过对中国环境新闻漫画的研究,映射出当下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而引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现实研究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