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文学创作观研究 收藏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文学创作观研究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文学创作观研究

作     者:陈慧芳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孙桂芝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209[文学-欧洲语言文学] 

主      题:阿列克谢耶维奇 非虚构文学创作观 复调叙事 价值研究 

摘      要:1953年,丘吉尔凭借纪实作品——《二战回忆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62年之后,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用非虚构的写作方式记录时代的苦难,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她用非虚构文体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使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授奖词是:‘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1))阿列克谢耶维奇用五部非虚构作品构建出苏联从鼎盛到衰落的发展史,展现了人们在历经苦难与不幸时的情感世界。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文学创作观,包括人物的生平经历、文学观的形成原因、内涵、体现及价值等内容。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阿列克谢耶维奇与非虚构写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前人关于非虚构写作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研究成果,进而阐述文章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正文的第一章首先介绍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生平与创作经历,其次通过对她生活的时代、罕见的灾难事件、作家的创作追求及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究阿列克谢耶维奇非虚构文学创作观形成的复杂原因。正文的第二章阐释了阿列克谢耶维奇非虚构文学观的内涵。通过对阿列克谢耶维奇访谈录及作品的分析,从个人之于历史、真实之于文学、苦难之于文学三个层面探究其文学观的内涵。正文的第三章探讨了阿列克谢耶维奇非虚构文学观在创作中的体现。通过分析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笔者选择其作品具有的口述历史、复调叙事、彰显苦难三个特征,阐释其文学观在创作中的体现。正文的第四章阐释了阿列克谢耶维奇非虚构文学观的价值及意义。选择分析理论形式的丰富层面来探究非虚构文学观的价值;通过分析生命本真的彰显层面探究非虚构文学观的价值;通过分析作品承担的社会责任层面探究非虚构文学观的价值。结语部分总结全文,阐释了阿列克谢耶维奇非虚构文学观的丰富内涵,指出了该文学观的独特价值,阐述其为我国非虚构文学发展注入的新鲜活力。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学观推动了非虚构文学的发展,是全人类的宝贵资源,值得人们深入探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