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沟通性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许玲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摘 要:伴随着传播学研究中对“空间维度的“再发现,空间逐渐从传播需要跨越的障碍转为传播媒介本身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中,空间媒介化视角下空间对社会交往、互动以及社会关系的建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城市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也成为传播学空间研究关注的重点对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学术界中城市研究的重点仍主要强调城市形象的建构,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重视对城市发展中诸如物联网等技术的关注,而忽略了构成城市生活主体的“人的面向,对城市生活中存在公共性议题关注不足,比如城市如何在异质群体间建立文化认同与社会共识,规模化发展的现代都市如何达成时空平衡、保留特有的地方文化等。总而言之,当前城市研究中普遍存在着“重连接轻沟通的问题。可沟通城市理论认为,城市的可沟通性不仅体现在城市能够依托现代技术在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连接,还体现在城市能够保障弱势群体权益,促成生活在其中的异质群体之间达成良性对话与沟通,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沟通与理解,从而达成社会共识、实现社会共治。在此意义上,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能够保障包含残障群体在内的弱势群体城市生活的基本权益,能够推动残障群体与健全群体的对话与沟通,达成城市生活中“伤健共融的社会共识。依据空间媒介化与可沟通城市理论,本文将研究重点落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可沟通性上,探讨无障碍环境建设如何实现在空间与空间、空间与人、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广泛联系,又如何通过联系促成城市生活中“伤、“健群体间的交往与沟通,从而达成“伤、“健群体间社会共识。本文以武汉市公共空间中无障碍建设为例,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从武汉市文化类、体育类、医疗卫生类、福利类与城市公共交通5类公共用地中随机选取1-3个公共场所作为考察对象,共计考察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图书馆、汉口体育文化中心、湖北省人民医院、湖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汉口火车站等16个公共场所,拍摄其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具体情况,并记录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问卷收集所得的资料进行了描述性、相关性与回归性分析,了解武汉市民群众对武汉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认知与满意程度。再次通过访谈4位武汉市残障人士,了解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最后结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与访谈内容,总结出当前武汉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本文以可沟通城市理论为框架,从传播的空间性、社会性与象征性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地理网络上对空间与空间、空间与人的连接与沟通作用,信息网络中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人与人社会交往与互动,尤其是“伤、“健群体交往的意义,以及意义网络上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伤健共融城市文化符号表征的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武汉市公共空间中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覆盖不全面、投用效率低等问题,武汉市民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认知度也比较低。而从城市可沟通性理论来看,无障碍环境建设能够成为连接空间与空间、“残障群体与公共空间、“残障群体与“健全群体的桥梁,提高残障群体参与城市生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伤“健群体间的交流、对话与理解,能够成为“伤健共融城市文化的空间符号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