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建国初期武汉纺织工人状况研究(1949-1957) 收藏
建国初期武汉纺织工人状况研究(1949-1957)

建国初期武汉纺织工人状况研究(1949-1957)

作     者:门世恩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魏文享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主      题:建国初期 纺织工人 武汉 变迁 

摘      要:从旧中国普通民众的衣衫褴褛到今天琳琅满目的品牌时装,新中国的纺织工业在快速积累工业资本、出口创汇、解决就业等方面为新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前的工人是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主体,在生产产品的同时孕育着变革的力量。纺织工业作为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故而我探究的关切点放置于行业内容的从业人数规模以及行业发展特点。本文主体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武汉纺织行业的渊源和发展情况,第二章分析建国后工厂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变革,第三章分析纺织工人群体内部结构状况,第四章分析建国后纺织工人生产方面的新业态,第五章分析纺织工人的生活情景变迁。1949-1957年是国家的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建设时期,这一特殊时期,国家通过对武汉纺织行业进行改造、新建与整合并将其纳入国家的计划经济轨道,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初步基础。通过各类政治运动和民主活动的推行,广大纺织工人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身份改变成为工厂的主人。国家通过开展先进操作法学习、文化和技术知识学习,树立新的劳动纪律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诸多方式完成了工人的新塑,工人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伴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纺织工人的工资收入不断增加,纺织工人的劳动条件、生活设施、福利设施的不断优化,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风尚广泛传播,树立了新的劳动观念,使广大工人积极投身生产建设活动。结合当时社会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生活费指数等经济因素,分析纺织工人群体的衣食住行及生活水平,分析纺织工人的文娱与闲暇活动,分析建国初期“单位功能的泛化现象,分析其在特殊时段的实际生存状况,描绘和理解纺织工人群体的生产、生活面貌。综合看来,建国初期武汉的产业发展、行业分布、社会价值、薪资待遇、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职业心理和职业选择。本文关注建国初期武汉纺织行业的发展和纺织工人群体变迁,分析不同行业和阶层的就业人口在生活中的多面性与差异性。此外,本文力争展现国家、工厂与工人的三方互动,展现工人身份变迁,反映其内部结构变化映衬政权初建时期的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希冀以纺织行业为切入点,以武汉地区为中心反映曾经无限辉煌的纺织行业和纺织工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