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量级结构视角下汉语动态形容词语义分析 收藏
量级结构视角下汉语动态形容词语义分析

量级结构视角下汉语动态形容词语义分析

作     者:王蕴寰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罗琼鹏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主      题:动态形容词 量级结构 等级性 情状 终结性 

摘      要:形容词作为与动词、名词并列的三大实词类之一,较之动词鲜明的时间性、名词直观的空间性,其处于词汇链条中过渡的环节,有着动静兼备的特点,也因此备受学界关注。自19世纪末现代汉语语法草创的年代就已有对其定义、分类等的研究,其中关于形容词动态性的讨论是重要话题之一。本文以张国宪(1995,2006b)中归纳出的动态形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程度语义学理论为基础,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动态形容词的基本语义以及基于量级结构的动态形容词下位分类和各小类在参与事件表达时情状特征的差异。本文以程度语义学中量级结构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将程度(d)与个体(e)、命题(t)并列,共同纳入语义表达体系,沿用量级结构是某一维度上由具有偏序关系(用符号≥表示)的程度组成的集合的定义,认为其为包括程度集合、维度集合和偏序关系的三元结构(D,Dim,≥)。与对形容词的分析一致,本文首先说明程度与光杆动态形容词的语义关系,认为动态形容词的语义为关涉某一维度上的某程度区间,其语义本身不含有动态性且不自足,需要与程度限定成分连用实现对程度的限制。程度限定成分主要分为三类,包括表程度的副词(如“很“有点“不“越来越),表比较义的结构(如“比字短语)和动态性助词等(如“了),三者分别提供与平均程度、其它个体程度以及同一物体自身在事件不同时间中的不同程度,通过不同程度间的比较突显和与时间的联系中完成程度义、比较义或变化义的表达,三者均可以具有动态性。其中,表示动态变化的谓词性用法和类似动词的结构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试图从Kennedy&Mc Nally(2005),Kennedy&Levin(2008)理论出发,在其以英文为主要语料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汉语中动态形容词的终结性、瞬时性等特征差异,并结合等级性说明汉语中动态形容词在参与表程度变化的事件表达时对初始、终点程度的蕴含关系。本文根据同一维度上每组正极、负极形容词量级结构两端封闭性的不同,将动态形容词进一步分为两端封闭动态形容词、顶端封闭形容词、底端封闭动态形容词和相对动态形容词,进一步测试不同类型的动态形容词在动态表达中的差异。其中,两端封闭动态形容词、进入谓词结构时语义的蕴含关系较强,其表达的事件具有终结性,同时有着终点程度最大化和起始点处必须为并非该形容词表述的状态的特征,即“非A的要求,与时间短语搭配时可以表达趋近最大化程度的过程和实现某程度后的状态保持。底端封闭动态形容词同样具有起始点处“非A的要求,语义侧重“由非转是的变化,但不具有最大化的终结性。相对动态形容词不具有终结性,少有事件程度的蕴含关系,这类形容词数量最多,在日常表达中语义更为灵活。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选题背景并定义研究对象,综述形容词动态性研究成果并说明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二章围绕量级结构介绍理论背景,说明维度、程度、等级性与动态性间的关联,并阐述本文理论框架。第三章首先说明动态形容词静态且不自足的基本语义,其表示某一维度上正向或负向的某程度区间,在语言使用时需要在程度限定中进一步实现性质描述,在其它成分提供的时间变化中实现动态表达。在此基础上分析与程度副词搭配时和进入比较结构时的语义,并阐述类似动宾的结构与形容词比较义的关系。第四章主要分析与助词、轻动词、时间短语等的搭配,在基本语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其动态义的实现方式与特点。并论证不同程度限定成分可以共现,等级性可以渗透在谓词、论元等不同层面。第五章为余论,总结全文内容,说明研究的结论与不足。以上研究力求引入等级性对动态形容词内部差异予以统一说明并对形容词动态性用法予以进一步分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