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玉米秸秆还田量对春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玉米秸秆还田量对春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秸秆还田量对春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作     者:汪晓东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章建新;薛丽华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主      题:玉米秸秆 还田量 春大豆 干物质积累 花荚 

摘      要:本文为探究北疆灌区玉米秸秆还田量对春大豆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规律,以新大豆27号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四个秸秆还田量处理0kg·hm-2(A)、6 000 kg·hm-2(B)、12 000kg·hm-2(C)、18 000 kg·hm-2(D),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新大豆27号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花荚形成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春大豆叶面积指数、SPAD值、光合势、总光合势、光合速率,均表现为CBDA;而胞间CO2浓度(Ci)则表现为CBDA。鼓粒期叶面积指数差异主要是由于5-12节叶面积指数差异导致。2、随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大豆总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秸秆还田处理B、C、D分别较对照A处理增加9.7%-26.8%,以C处理最高为1848 g·m2;秸秆还田处理秸秆营养物质向籽粒转移量较对照A处理增加68.2%-169.9%,转移率提高2.9%-7.2%;不同节位叶柄转移量较对照A处理增加增加45.1%-146.0%,转移率增加2.8%-10%。3、随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大豆开花数、结荚数、总腔数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CBDA。秸秆还田处理B、C、D总花数较对照A处理增加12.1%、29.0%、5.1%;总荚数较对照A处理增加33.1%、39.7%、22.9%;总腔数较对照A处理增加24.3%、28.7%、8.9%。处理间差异主要是由于大豆植株3-9节开花数和5-10节结荚数差异导致。4、玉米秸秆还田增加大豆产量,以还田量为6 000-12 000 kg·hm-2时大豆产量较高(5172.5-5361.4 kg/hm2)。秸秆还田处理B、C、D单株荚数依次较对照A处理增加32.6%、39.2%、22.9%;单株粒数依次较对照A处理增加10.4%、13.1%、6.7%。5、本试验条件下,大豆高产的适宜玉米秸秆还田量为6 000-12 000 kg·hm-2,再增加玉米秸秆还田量,大豆增产幅度下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