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史料中的元代地方释奠音乐研究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徐元勇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元代地方释奠音乐史料散见于金石文献,地方志、方志等碑刻中,其中所展现的元代地方释奠活动中所使用的乐器种类与数量各有不同,乐器配置不满足官方配置,乐器来源多样,主要源于开采原材料进行制作,其次是散落于民间的亡宋遗物,且大多不满足官方配置。同时,在元代地方释奠活动中奏乐歌舞的乐生大多是儒生经过一定训练而来,乐生师资主要来源于前太常乐人、懂音乐的学官、文士等。在地方释奠奏乐的编制中,释奠乐章承袭亡宋旧曲,奏乐形制继承前朝,奏乐规模在州县及乡村也各有不同。元代地方释奠音乐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发展曲折和反复的现象。依据金石史料的记载,我们看到了元代地方释奠音乐中普遍存在的“雅俗冲突,主要体现在“礼乐缺坏现象普遍,使用“俗乐情况常见,地方官员维护释奠音乐不力所造成的维持时间短,以及儒家文化在地方遭受冷遇等都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官方礼乐建设多数是出于政治需要,而建设元代地方释奠音乐的重要动力来源于有学养的地方儒生及少数官员的儒家意识,该意识存在于儒家礼乐观念,是儒家礼乐文化生命力的潜在延续的证明。研究释奠音乐的意义在于以儒家“时中思想,在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发展特点同时,保持中国传统祭祀文化内涵,以培养敬畏之心认识释奠文化的时代价值,并能以坚定文化自信重视释奠音乐文化的精神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