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结构式家庭疗法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个案研究——以PN社区青少... 收藏
结构式家庭疗法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个案研究——以PN社区青少年...

结构式家庭疗法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个案研究——以PN社区青少年成长项目中的小A为例

作     者:罗许花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黄志强;梁月佩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主      题:结构式家庭疗法 青少年 偏差行为 个案 

摘      要: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是由儿童世界向成人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主要表现在情绪起伏较大、自尊意识强烈、渴望独立等,但他们心智未完全成熟,多采取逃避、冲突等方式来处理问题,导致不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不少青少年产生厌学、辍学、网瘾甚至自毁等偏差行为。青少年虽被偏差行为困扰,但他们缺乏主动求助的意识,往往由家长求助,所以青少年问题的治疗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结构式家庭疗法以家庭整体为服务对象,认为个人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家庭结构出现了问题,如果要使个人回归正常生活,必须去除病态的家庭结构,从而达致有问题的个人痊愈。青少年偏差行为受到家庭影响巨大,只是对青少年个体进行治疗,问题也会在青少年回归家庭之后出现反复,所以要从家庭入手,调整家庭结构,才能更好地让青少年健康成长。笔者曾就职于深圳市PN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根据居民需求开展青少年成长项目,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等方法为青少年开展服务,特别是偏差行为的青少年是服务的主要对象。笔者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小A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服务。本文案主高三下学期因为失眠申请回家复习,继而网络成瘾,导致未参加高考而辍学,并有自毁和社交退缩行为,其人际关系仅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笔者通过进入家庭发现案主的偏差行为是由疏离的病态家庭结构和不良的家庭沟通模式造成的。笔者运用结构式家庭疗法进行个案工作介入:一是重构家庭结构,消除案主自毁行为的念头;二是分派任务寻找替代性行为,协助案主做好时间管理,并且找到替代上网的事件,减少案主的上网时间;三是重构案主的家庭沟通模式,构建非暴力沟通模式,减轻案主社交退缩行为。笔者运用结构式家庭疗法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时发现,重构家庭沟通模式有利于提高案主的社会化水平,去标签化可提高案主的自我效能感,但父母的权威减弱了治疗效果,社工主导也减弱了家庭成员的自主性。因此,笔者提出加强亲职教育和结构式家庭疗法培训,构建青少年偏差行为防治的共同体和加强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政策支持的建议,为结构式家庭疗法提供实践材料,为矫正青少年偏差行为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