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外语效应对自我正向偏见影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收藏
外语效应对自我正向偏见影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外语效应对自我正向偏见影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作     者:蓝誉鑫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高山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303[法学-社会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主      题:外语效应 自我正向偏见 内隐联想测验 事件相关电位 

摘      要:双语者或多语者在使用母语和外语时,思维和行为会有不同表现,这一现象称为“外语效应。外语效应存在于各种认知领域,如行为决策和道德判断等一系列研究表明在使用外语时,人们的认知偏见会降低。本研究将外语效应应用到了一个具体的认知偏见——自我正向偏见,具体表现为人们会自动将自己与积极的信息联系起来,这一偏见对于保持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自我正向偏见是一种自动且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试并结合事件相关电位的方法来探索外语效应对人们自我正向偏见的影响。我们旨在解决两个问题:1)当人们使用母语时是否存在自我正向偏见?即相对于一致的条件(将“自我与积极词相联系),人们在不一致的条件下(“自我与消极形容词联系)反应时是否会更长,是否会引发更大的与习惯性反应抑制有关的N200振幅与更小的与注意资源分配有关的P300振幅?2)自我正向偏见是否会受到语言的调节?即这种自我正向偏见在外语情境下是否会减小,甚至消失?16名汉英双语者首先完成了语言历史问卷。在内隐联想测试任务中,“自我或“他人相关的人称代词以及积极或消极形容词分别以母语汉语及外语英语呈现。内隐联想测试任务由四种条件组成:分别在两种语言情境下的一致的条件与不一致的条件。在一致条件下,被试在屏幕出现“自我相关的代词或积极形容词时需要按同一个键;出现“他人相关的词或消极形容词时,按另一个键。不一致的部分则调换顺序,将“自我与消极词相联系,“他人与积极词相联系。内隐联想测试任务进行的同时记录了行为和脑电数据。我们比较了被试在四种条件下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差异。为了准确测量被试的内隐态度,脑电锁时在概念词上,即本实验中的“自我相关的人称代词。鉴于以往研究表明N200振幅变化与习惯性反应的抑制有关而P300振幅与注意资源的分配相关,我们分别分析了N200与P300的振幅在四种条件间的差异。行为结果表明,任务的一致性在反应时与正确率上都存在主效应,即在一致的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比在不一致条件下显著更快,正确率更高。然而,语言与一致性之间交互效应不显著,表明语言在自我正向偏见上没有调节作用。这一偏见在母语和外语条件下都存在,表明其具有强大的稳定性。脑电结果表明,N200的振幅在两种语言下都不具有显著的自我正向偏见效应。在P300的振幅上语言与一致性的交互效应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事后探索分析中发现,在中文语境下,一致的条件比不一致的条件引发更大的P300,但在英文语境中P300的振幅在两种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母语语境中发现的自我正向偏见在使用外语时减弱了。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一结果不受外语熟练度、使用频率以及习得年龄的影响。本研究将外语效应应用到了自我正向偏见上。为外语效应在不同认知行为领域上存在的普遍性进一步提供了依据,并且对在人们需要激发自我保护机制时的语言选择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