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银行业竞争与企业突破型创新 ... 收藏
银行业竞争与企业突破型创新 ——以制...

银行业竞争与企业突破型创新 ——以制造业为例

作     者:蒋宗珂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顾婧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主      题:银行业竞争 企业突破型创新 制造业企业 赫芬达尔指数(HHI) 

摘      要:创新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经营活动。增强企业的制造能力、提高企业新技术的研发、扩大企业新产品的产出,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制造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研究发展的支柱,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国家技术水平的高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升级现有技术的改进型创新,另外一种则是获得新技术的突破型创新。创新活动通常表现出信息不对称、获取成果难度较高、投入资金量大、活动周期较长等特征,因此极易受到融资约束的困扰,其中的突破型创新活动更甚。然而突破型创新能够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难以被国外竞争对手模仿,进而增强我国的制造业实力,因此探究缓解制造业企业突破型创新活动融资约束的因素,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发挥着绝对核心的作用,企业获得外部融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仍然是银行信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渐完善,银行业改革的稳步推进使得银行市场逐渐对外放开,伴随着更多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展业务,我国银行业竞争水平也在不断到达新的高度。本文总结并分析了现有文献对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间关系的研究,在银行业竞争水平不断提高的现实背景下,探讨了银行业竞争水平对制造业企业突破型创新效果所形成的正向影响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正向关系在不同企业间的差异。首先,本文收集了 2008-2018年间我国统计年鉴、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以及商业银行重要监管指标报告,以银行分支机构的数量和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代表我国银行业竞争水平,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相关指标数据和专利数量代表企业创新效果,通过2008-2018年间我国银行业竞争水平与企业突破型创新效果逐年变化趋势的对比,发现了我国银行业竞争水平与企业突破型创新效果的发展呈现出相同的上升趋势。其次,本文参考蔡竞等(2016)的研究,以2008-2018年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代表银行业竞争水平,以制造业企业专利授权量中发明专利占比衡量企业突破型创新效果,使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 2008-2018年间我国银行业竞争水平对制造业企业突破型创新效果的正向影响关系;最后,本文以制造业企业所有权性质、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以及企业所在城市是否为一线城市进行了分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在国有、大规模、盈利能力弱以及位于非一线城市的制造业企业中银行业竞争水平对制造业企业突破型创新效果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同时,本文通过以“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同一省份内其他城市三种类型城市HHI平均值为工具变量的方法弱化了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并且在替换主要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中,本文研究模型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健性。本文可能的贡献如下:首先,本文分别从银行业竞争水平的纵向变化和横向对比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从银行业竞争水平纵向变化的视角,本文对比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竞争水平与企业突破型创新的逐年变化趋势;而基于银行业竞争水平的横向对比,本文以我国各地区银行和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业竞争水平对制造业企业突破型创新效果的正向影响,为银行业竞争的研究增添了另一种思路。其次,现有研究较多地从创新的数量和效率角度考虑了银行业竞争水平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而忽略了企业不同类型创新活动间的差异,本文则把企业创新活动区分为改进型创新和突破型创新,并着重探讨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突破型创新效果的正向影响,为突破型创新的研究贡献了有价值的补充。最后,现有文献在研究时较多地使用全部上市公司数据或者全部工业企业数据,而本文关注到了突破型创新效果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作用,因此使用的是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结果为我国制造业突破型创新实力的提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证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