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时时刻刻》中的陌生化 收藏
论《时时刻刻》中的陌生化

论《时时刻刻》中的陌生化

作     者:刘玉梅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秦苏珏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时时刻刻》 陌生化 语言艺术性 叙事技巧 人物塑造 

摘      要:《时时刻刻》(The Hours)是美国当代杰出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的一部实验性文学作品,其创作灵感来源于20世纪英国“心理小说学派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活以及她的作品《达洛维夫人》。本论文基于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别从《时时刻刻》的语言艺术性、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三方面探究该小说中的陌生化艺术。本文试图探究坎宁安在《时时刻刻》中运用陌生化艺术的目的和意义,即这些艺术特征如何在推动小说的女性主题表达的同时,带给读者别样的新奇感和独特的阅读体验,从而赋予小说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本文首先从小说的语言艺术性探讨其陌生化艺术。坎宁安对艺术性语言的刻画主要通过修辞手法和象征性语言得以实现。修辞手法让日常语言诗意化、富有艺术特色,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象征性语言引发读者思考,增加阅读难度,阻碍读者认知,增强了小说的可感性和理解力。其次,本文从小说的叙事技巧探讨其陌生化艺术。主要从并置、闪回和内心独白两方面展开。三条主线穿插并置,时空不断切换,打破读者认知框架,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去破解迷宫般的情节。闪回打破了传统线性时间叙事手法,给读者带来了悬念和好奇心,达到陌生化的效果。内心独白则体现了作者全知上帝视角和内心独白视角之间的巧妙周旋,展示了人物丰富的意识流动,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最后,本文聚焦于《时时刻刻》中的人物塑造探讨其陌生化艺术。侧重分析伍尔夫夫人,布朗太太和克拉丽莎·沃恩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方式。作者通过角色的传记性重塑、解构和仿拟,从而继承传统、偏离传统、打破传统,赋予这三位人物独具一格的性格特点,展示出不同时代女性的处境以及女性意识的萌生,人物形象独具陌生化效果。《时时刻刻》中的陌生化艺术成功打破了读者认知的习惯化、自动化,带来阅读的新奇感和创新感,为这部女性意识主题的作品提供了独特审美价值。语言艺术性、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体现了坎宁安深入探寻女性意识和女性觉醒,使这部小说更具审美价值。陌生化的艺术魅力和创作理念,也激发了读者对小说形式和内容的审美性思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