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注-放-冲-饮”四步法对骨折术后尿管拔管相关问题及排尿反射... 收藏
“注-放-冲-饮”四步法对骨折术后尿管拔管相关问题及排尿反射构...

“注-放-冲-饮”四步法对骨折术后尿管拔管相关问题及排尿反射构建的研究

作     者:陈佳琦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晓岚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注-放-冲-饮”四步法 骨折术后 拔管相关问题 排尿反射构建 

摘      要:目的:本研究以患者舒适度及拔管后自主排尿反射的建立为重点,采用“注-放-冲-饮四步法拔管,旨在增加患者拔管舒适度、使患者在拔除尿管后早期建立自主排尿反射,减少拔管相关问题的发生。为骨折术后留置尿管拔管方法提供依据,并对制定该项护理操作的行业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应用国际排尿障碍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IPSS)进行病例筛除后,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创伤骨科手术留置尿管的2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医嘱下达后,待膀胱充盈时拔管,拔管后嘱患者排尿,口头叮嘱患者饮水500~1000ml,不做监督;试验组100例患者采用“注-放-冲-饮四步法拔管,医嘱下达后,待患者膀胱充盈时,抽尽尿管前端气囊内的液体后回注0.3~0.5ml空气(注),再打开尿管调节器引流出尿液200ml(放),借助患者自主排出尿液的过程(冲),顺势拔管。拔管后督促患者30min内饮水500~1000ml(饮)(忽略输入液体量,考虑到两组患者液体量输入差别不大),观察两组患者拔管相关问题发生情况、拔管后首次排尿量及排尿等待时间、拔管后自主排尿反射构建。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拔管相关问题发生情况:拔管不适、排尿疼痛、排尿踌躇症状均普遍存在,尤其以拔管不适和排尿疼痛突出,尿潴留少见;试验组拔管方法在减少拔管相关问题发生的效果优于对照组。2.自主排尿率:对照组98例患者中有95例拔管后顺利自行排尿,自主排尿率为96.93%;试验组98例患者拔管后均顺利自主排尿。两组研究对象拔管后自主排尿的比较,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拔管舒适度:对照组拔管未发生不适者16例(16.33%),不适程度主要以2度(43.88%)为主;试验组拔管未发生不适者34例(34.69%),不适程度以1度(34.69%)为主。两组研究对象拔管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排尿踌躇症状发生率:对照组拔管后发生排尿踌躇症状患者有25例(25.51%);试验组拔管后发生排尿踌躇症状患者有13例(13.27%)。两组研究对象拔管后排尿踌躇症状的发生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排尿疼痛情况:对照组患者排尿疼痛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排尿疼痛程度以2度为主(32.65%)。试验组排尿疼痛程度以1度(35.71%)为主。两组患者排尿疼痛程度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尿潴留发生率:试验组患者拔管后未发生尿潴留,对照组患者拔管后有3例患者发生尿潴留。两组研究对象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拔管后初次排尿等待时间:对照组拔管后平均排尿等待时间为248.62±37.70min,试验组拔管后平均排尿等待时间为184.59±32.74min。两组患者拔管后初次排尿等待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拔管后初次排尿量:对照组拔管后平均排尿量为340.26±46.11ml,试验组拔管后平均排尿量为377.96±53.53ml。两组患者拔管后初次排尿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拔管相关问题较为普遍,尤其以拔管不适和排尿疼痛为主。试验组“注-放-冲-饮四步法拔管方式相比对照组单纯在膀胱充盈拔管方法相比,可去以减少患者排尿踌躇症状的发生;可以降低患者拔管不适发生率及程度;可以使排尿疼痛率及程度降低;可以缩短拔管后初次排尿等待时间、增加排尿量,有利于患者拔管后排尿反射的构建和膀胱功能的恢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