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网约车媒介形象研究——以2012-2020年报道为例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谭诚训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50301[文学-新闻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5[文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8[工学] 082303[工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约车作为“互联网+共享经济的代表,它的出现缓解了传统出租车市场“打车难的现象,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成为常见的公共交通工具,给普通民众出行带来便捷。研究网约车出现到普及经历的媒介形象变化,有助于了解其他新生公共交通工具媒介形象变化过程,了解大众媒体对政策制定的影响。本文对《新京报》2012年9月9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刊发的有关“网约车的报道进行汇总统计,文章以新闻框架理论为依据,从九个类目维度出发,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观察《新京报》网约车报道的特征。研究网约车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探究网约车报道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此提出解决思路。研究发现,网约车报道数量变化过程与创新扩散规律相似,媒介形象建构过程中具有阶段性特征,报道的焦点沿着“技术创新—市场扩张—合法性取得—安全性争议—日常出行工具的脉络演进。同时还发现相关群体的媒介形象建构各不相同,既有其正面媒介形象的建构,也有负面形象的建构。大众媒体在网约车法律政策出台前发挥了议程设置功能,通过报道焦点事件,引发舆情关注,推动政策的实施。虽然《新京报》对网约车的报道体现了新闻专业性,但存在未及时跟进报道,部分题材缺失,驾驶员群体失语的缺点。本文提出从继续跟进网约车报道、提高新闻工作者专业水平、消除刻板印象三方面改进网约车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