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顾炎武著作在中韩两国的传播及影响 收藏
顾炎武著作在中韩两国的传播及影响

顾炎武著作在中韩两国的传播及影响

作     者:宿国萍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媛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5[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2[哲学-中国哲学]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主      题:顾炎武 著作 版本 传播 中韩 

摘      要:顾炎武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其反对言心言性的不实之风,强调经世致用,奠定了清初的学术方向。随着顾炎武著作在朝鲜朝传播,逐渐引起当时学界的关注。以李德懋、成海应、丁若镛为代表的实学派学者,对顾炎武的忠义、博学、经世致用思想甚为推崇。不仅如此,他们在深入研读、接受顾炎武著作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受到顾炎武思想的影响。鉴于顾炎武在中韩两国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力,本论文以其《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菰中随笔》、《亭林文集》、《亭林诗集》这6部以单行本传播为主的著作作为研究对象,以版本为切入点,对顾炎武的著作在中韩两国的传播及影响进行考察。为此,本论文先重新归纳了此6部著作的思想内容,以期宏观呈现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核及博学、考证的为学之道。接着,考察了顾炎武著作在中韩两国的传承状况。中国方面,顾炎武生前有版本刊行的著作只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其他著作多仰赖一般学者、清政府官方、书院、书肆等不断进行整理、搜辑、校勘,以抄录、翻刻、节录、汇辑等诸多形式传播。韩国方面,结合18——19世纪两国交往的历史背景,可以推测这些著作主要凭籍以徐文重、李德懋等为代表的燕行使传入韩国。部分实学派学者以个人著作为载体,亦对顾炎武思想予以间接传播。本论文亦系统梳理了两国传播的版本脉络。其中,中国传播的87种版本和韩国传播的67种版本(除学界已有提及的符山堂本和遂初堂本外)均为笔者首次调查整理。并简单介绍了《日知录抄》、《续日知录》等5种代表性版本。基于版本脉络梳理,从宏观角度对中韩两国著作传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考察。尤其通过分析其不同点,侧面窥探了顾炎武著作在韩国传播的特点及原因。另外,主要以正祖、李德懋、成海应、丁若镛为例,从微观角度分析总结他们对顾炎武的博学、考证、经世致用思想的接受及评价。他们通过引用顾炎武的考据资料,或赞同顾炎武的某些观点,或针对顾炎武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将顾炎武思想与其个人思想融会贯通。总之,明朝中后期(16世纪末——17世纪初)和18世纪中后期的朝鲜朝,均曾陷入空理空谈的不实学风中,部分朝鲜朝实学派学者的思想与顾炎武思想相似相通。在此历史背景下,本论文通过考察顾炎武著作中韩两国的传播及影响,不仅从实证角度揭示了顾炎武思想在中韩两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而且彰显出顾炎武思想在改变当时东亚学风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