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多原色显示技术研究 收藏
多原色显示技术研究

多原色显示技术研究

作     者:孙炎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明奇;喻志农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03[工学-光学工程] 

主      题:多原色显示 CIE1931 白平衡 色域 子像素 颜色空间 转换算法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社会,人们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休闲娱乐都离不开显示行业,因此显示技术得以飞速发展,人们对高质量显示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多原色显示技术应运而生。多原色显示技术(Multi-primary Color Display,简称MPC)是在传统红绿蓝三原色显示的基础上增加至少一种颜色,改变原有的子像素排布方式,通过多色转换算法,将输入的RGB信号转换为理想的多色信号输出,在保证颜色不失真的情况下扩大色域,优化显示效果,同时还有提升亮度或降低功耗等优点。实现多原色显示的一大技术难点就是多色转换算法,以往的颜色匹配理论全部基于三原色的混合,而如今实现多原色显示的科学性理论在国内外尚无有力验证,虽然也提出过许多优秀的算法,但都是基于各厂商自己特制的显示器,没有一套较为统一的科学的理论适用于所有的多色方案。本文重点研究六原色(以红(Red)、绿(Green)、蓝(Blue)、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为子像素,简称RGBCMY)显示及其多色转换算法。在深入研究六原色颜色空间模型后,提出了一套基于色域映射算法,能够合理的解释在多原色显示中的颜色混合机制,并由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5.5寸高清(分辨率为1920*1080)六原色液晶显示屏来验证该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不但能准确的再现颜色,还能有效的扩大色域,达到了NTSC色域的112%且能基本覆盖代表自然界色彩的Pointer色域,在青色表现方面远远优于三色显示。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科研价值,为多原色显示技术的发展照亮一条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