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收藏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作     者:周洁仪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谢渭芬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慢性便秘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 每周自发排便次数 肛门直肠测压 心率变异性 

摘      要:研究背景:慢性便秘是临床工作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以排便频率减少、粪便性状干硬和排便过程困难为主要表现。其病程长,易反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长期反复的慢性便秘甚至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目前,慢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结肠感觉运动障碍和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是目前已知的致病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于慢性便秘的常规治疗方法,其疗效均不尽如人意,而且,长期药物治疗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结肠黑变病等一系列副作用。近年来,一种基于中医传统针灸学理论的新型治疗方法——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stimulation,TEA)在慢性便秘的治疗上表现出极大潜力。目前虽已有部分关于TEA治疗慢性便秘的初步研究结果发表,但其多为小样本、单中心临床研究,且纳入类型仅限于功能性便秘,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结果证实。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盲的随机对照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继续扩大样本量,同时扩大了研究对象范围,纳入包括糖尿病等代谢因素导致的器质性便秘患者,对进一步探究TEA对于慢性便秘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TEA治疗对慢性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其初步机制,以期为慢性便秘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安全有效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单盲的随机对照研究,对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03月20日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东方医院及上海公利医院三所研究中心的51例慢性便秘患者进行筛选,其中11例被排除,最终纳入患者共40例。入组患者按照1:1的比例竞争入组,随机分到A组和B组,每组需进行持续14天的电刺激治疗。A组:即TEA治疗组,给予足三里穴位TEA治疗1小时,一天2次,连续2周;B组:即假TEA对照组,给予假穴位TEA治疗1小时,一天2次,连续2周,电刺激参数同A组。在2周电刺激治疗期间,患者通过研究团队提供的排便日记自行记录每日排便情况。此外,两组均在电刺激前、电刺激2周后和停止电刺激4周后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体格检查、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C-SYM)、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PAC-QOL)的结果,测定电刺激前和电刺激2周后的肛门直肠压力检测和心率变异性结果。采用配对分析法分析各组内电刺激治疗前后的变化,方差分析法对比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统计并描述各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探索TEA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及初步机制。研究结果:***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研究1)40例慢性便秘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例(40%)和28例(70%),男女比例为1:2.33,以女性居多;入组的慢性便秘患者以功能性便秘为主(n=32,62.5%),其他病因包括糖尿病(n=7,35%)、甲状腺疾病(n=1,2.5%)。两组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基线无统计学差异。2)治疗2周后,与sham-TEA治疗相比,TEA治疗组慢性便秘患者的每周自发排便次数明显升高(5.75±2.65 vs.2.85±1.76,P0.001)。3)采用PAC-SYM量表和PAC-QOL量表评估患者的便秘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表明,与治疗前相比,TEA治疗明显降低了慢性便秘患者的PAC-SYM量表总评分(1.53±0.14 vs.0.91±0.16,P0.001)和PAC-QOL量表总评分(1.79±0.16 vs.0.98±0.18,P0.001),提示TEA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的相关症状和生活质量。但是假TEA对照组也出现了PAC-QOL量表总评分的明显降低(1.74±0.12 vs.1.32±0.16,P=0.024)。3)电刺激治疗2周后,TEA组慢性便秘患者的通便药物使用次数为0.45±0.18次,sham-TEA组为1.65±0.46次,表明TEA治疗可以显著减少通便药物使用频率(P=0.020)。同时,与sham-TEA相比,它还提升了肠道满意度(57.50±4.91 vs.32.50±6.06,P=0.003),减少了患者的腹胀天数(2.00±0.49 vs.5.10±0.97,P0.01)。4)持续4周的随访期间,TEA治疗组患者的每周自发排便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1.60±0.18 vs.4.10±0.44,P0.001),而sham-TEA组则与治疗前类似(1.55±0.21vs.1.70±0.21,P=0.379)。在第6周的随访末期,TEA治疗组的每周自发排便次数仍显著高于sham-TEA组(4.10±0.44 vs.1.70±0.21,P0.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