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瘢痕子宫患者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收藏
瘢痕子宫患者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瘢痕子宫患者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作     者:姚文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岳静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1[医学-妇产科学] 10[医学] 

主      题:瘢痕子宫 IVF/ICSI结局 胚胎移植 活产率 多胎妊娠率 并发症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瘢痕是否影响不孕患者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临床结局,以及不同移植胚胎个数、移植胚胎类型、移植胚胎时机对瘢痕子宫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为制定瘢痕子宫患者胚胎移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中心首次进行胚胎移植的1793个采卵周期。按照患者既往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CS)组和阴道分娩(vaginal delivery,VD)组,对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获卵数等基线指标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胚胎着床率(Implantation rate,IR)、临床妊娠率(Clinical pregnancy rate,CPR)、流产率(Abortion rate,AR)、多胎妊娠率(Multiple gestation rate,MR)、异位妊娠率(Ectopic pregnancy rate,ER)及母胎结局:孕周、新生儿体重、早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及妊娠期高血压、死产等母胎并发症,并进一步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验证。对瘢痕子宫患者移植胚胎个数(单胚胎移植vs双胚胎移植)、移植胚胎类型(卵裂期胚胎vs囊胚期胚胎)以及移植胚胎时机(新鲜周期移植vs复苏周期移植)的妊娠结局及母胎结局亦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1.行IVF/ICSI女性中,796个周期患者既往有剖宫产分娩史(CS组),997个周期患者有阴道分娩史(VD组)。对基线进行倾向性评分,以1:1的比例进行匹配后每组纳入538个周期。匹配后CS组的活产率(Live birth rate,LBR)明显低于VD组(30.1%vs 38.1%,P=0.006),AR明显增高(25.9%vs 17.5%,P=0.025);两组患者的CPR(42.4%vs 46.8%)、IR(32.9%vs 37.1%)、MR(33.8%vs 37.7%)、ER(3.1%vs 1.2%)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母胎结局也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调整混杂因素后,CS组的LBR仍显著性低于VD组(OR=0.64,95%CI=0.49-0.84)。2.既往有剖宫产史行IVF/ICSI的796个周期中,412个周期进行了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384个周期进行了双胚胎移植(Double embryo transfer,DET)。对基线进行倾向性评分,以1:1的比例进行匹配后每组纳入246个周期。与DET组相比,SET组的MR(2.9%vs 45.8%,P0.001)显著降低,而IR(42.3%vs 31.7%,P=0.005)则显著增高;两组患者的LBR(30.5%vs 33.3%)、CPR(42.3%vs 43.5%)、ER(0.0%vs3.7%)、AR(27.9%vs 19.6%)均无统计学差异。母胎结局中,SET组的孕周(38.2+1.8 vs37.5+1.9,P=0.037)和新生儿出生体重(3283.2+539.3 vs 3000.3+573.6,P=0.001)显著高于DET组,早产(9.6%vs 27.2%,P=0.005)的发生率则显著降低。3.既往有剖宫产史行IVF/ICSI的796个周期中,468周期进行了卵裂期胚胎移植(B1组),328个周期进行囊胚移植(B2组)。对基线进行倾向性评分,以1:1的比例进行匹配后每组纳入132个周期。两组患者的LBR(31.1%vs 29.5%)、MR(19.6%vs 17.5%)、IR(33.5%vs 40.1%)、CPR(38.6%vs 43.2%,P=0.453)、AR(19.6%vs 28.1%)及ER(0.0%vs3.5%)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母胎结局也无显著差异。4.既往有剖宫产史行IVF/ICSI的796个周期中,450周期进行了新鲜周期胚胎移植(C1组),346周期进行了复苏周期移植(C2组)。对基线进行倾向性评分,以1:1的比例进行匹配后每组纳入24个周期。两组的LBR(16.7%vs 33.3%)、CPR(25.0%vs 37.5%)、IR(19.4%vs 28.1%)、AR(16.7%vs 0.0%)、ER(16.7%vs 11.1%)均无统计学差异。母胎结局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瘢痕子宫降低IVF/ICSI患者的LBR,增加AR,但对产科结局,如围产期并发症等无明显影响;2.与非瘢痕子宫患者一样,SET可显著降低既往剖宫产史患者行IVF/ICSI的多胎妊娠率,,DET患者的早产和低体重儿风险显著增加;3.既往剖宫产史患者行IVF/ICSI,卵裂期胚胎移植胚或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及母胎结局无明显差异;4.既往剖宫产史患者行IVF/ICSI,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和复苏周期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及母胎结局无显著性差异,但样本量太小,还需进一步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