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解码威廉·福克纳三部短篇小说中的召唤结构 ... 收藏
解码威廉·福克纳三部短篇小说中的召唤结构 ...

解码威廉·福克纳三部短篇小说中的召唤结构 ——以《夕阳》、《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和《干旱的九月》为案例

作     者:赵少红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龙江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威廉·福克纳 语料库 空白 意义未定 召唤结构 多层次的语言结构系统 

摘      要: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创作中他大量使用了各种传统的和创新的手法,深刻而全面地探索了美国旧南方解体的根源,表现了处在历史性变革中的南方社会和南方人的精神危机。他对美国南方以及整个西方世界的深刻的洞察力和他对小说形式与创作手法的卓有成效的实验与创新,日益引起读者和批评家的兴趣。他的一生著作颇丰,他一生创作了十九部长篇小说、七十五部短篇小说和两本诗集。他的长篇小说大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并且成为评论界的焦点。国内外对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上,但从作品主题以及创作手法上来看,他的短篇小说也毫不逊色,目前正日益受到评论家的垂青,其着眼点主要集中在时序研究、空间研究、文体研究、叙事策略研究和语言特色研究等方面。但是基于语料库数据分析并从文学文本召唤结构角度集中对福克纳的几部短篇小说思想主题进行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大空白。正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给本论文提供了极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可能。根据伊瑟尔的理论,空白和不确定性是文学文本召唤结构的两个组成部分,文本中存在的召唤结构吸引读者创造性地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并在阅读过程中参与小说意义的重构。在沃尔夫冈·伊瑟尔对文本召唤结构论述的基础上,中国学者朱立元提出文学作品具有其自身的结构,他认为召唤性是文学文本的一个根本特征,体现在文学作品内在基本结构的各个层次上。朱立元把文学作品划分为五个基本层次:语音语调层、意义建构层、修辞格层、意象意境层和思想感情层。借助计算机软件AntConc3.4.4 Tool,本文从语言学范畴的三个层面:语音语调层、意义建构层和修辞格层,结合文学文本中的具体例子进行分析解读;再从心理学范畴的两个层面:意象意境层和思想感情层,进行作品主题的深度解读与分析。本文选取了福克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三部著名的短篇小说:《夕阳》、《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和《干旱的九月》,结合传统的文学分析方法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从朱立元的文学作品一多层次的语言结构系统视角解读分析作品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解码文学作品中隐藏的召唤结构。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参与,作家在设置情节和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时,有意使读者经过填补空白、连接空缺等一系列反应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解读。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分析、推理、想象,这个过程也正是解读作品主题思想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一步。读者通过解读小说的召唤结构,从而使小说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多元趋势。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分别为引言和结论。引言部分介绍了福克纳的生平和创作、所选三部短篇小说的简介、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同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扼要阐释。在论文前三章,借助于AntConc3.4.4 Tool的数据统计结果,论文作者基于文学文本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分别从语音语调层、意义建构层和修辞格层系统且全面地解码了《夕阳》、《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和《干旱的九月》中的召唤结构。论文第四章综合前三个章节的详细分析,从意象意境层和思想感情层探讨该三部短篇小说集中反应的主题和思想。最后的结论部分指出论文中所选福克纳的三篇短篇小说中具有大量的意义未定和空白,正是这些意义未定和空白组成了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