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互动行为模式研究 ——基于部、市级优课教学视频对比分析的视角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彦军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10[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主 题:智慧教室环境 课堂教学互动行为 教学互动行为模式 编码框架
摘 要:智慧课堂成为了信息化时代学校教学的新常态,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信息技术逐步介入教学中,冲击着课堂原有的生态平衡。人们对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课堂研究越来越关注交互过程和行为模式的分析。从相关文献分析可知,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互动行为的研究往往都忽视了对这种关系性结构的分析。与此同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广泛展开。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部级和市级两个级别优课的教学互动行为特征和互动行为模式。首先,文章在对国内外关于智慧教室、教学互动行为分析编码体系、互动行为模式等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个适用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互动行为分析编码框架;然后筛选了国家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基于智慧教室环境展开的部级和市级优课各16节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改进后的编码框架进行视频分析;接着参考郑兰琴、童慧等人的研究,运用滞后序列分析方法挖掘部级和市级优课的教学互动行为模式;再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参考何文涛等人的教学过程机制图选取典型课例进行分析,利用比较研究法比较讨论部级和市级优课的教学互动行为特征和模式,最后形成研究结论。研究发现部、市级课例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互动行为特征有:(1)部级课例中学生的互动的积极性更高;(2)部级课例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样;(3)部级课例师生的技术使用水平更高;(4)部级课例中的无效的课堂沉寂或混乱更少;(5)部、市级课例均缺乏创新活动设计。部、市级课例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互动行为模式特征如下:(1)部级课例的教师提问模式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思维;(2)部、市级课例均以单行为模式为主;(3)市级课例互动行为模式更简单;(4)部级课例中的课堂氛围更加融洽。据此提出四条改进意见来用于当前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教师培训:第一,更新智慧教育下的教学观念;第二,增强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三,大力推进智慧教室环境的构建;第四,教学和研究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