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测度及其对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 收藏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测度及其对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测度及其对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

作     者:梁丽婷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何保红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302[工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主      题:城市交通 活动空间 时间地理学 出行行为 

摘      要:随着城市的大规模扩张,职住错位现象日益严重,居民日常活动空间被快速放大、机动化出行需求迅猛增加,小汽车的高强度使用让城市交通拥堵越加严重。由于土地资源对城市发展模式的约束性逐渐突显,空间要素的规划受到限制,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关注时间要素,并试图利用时间和空间的相互作用来影响居民对城市空间的需求和利用。活动空间是描述居民行为的综合指标,能够反映居民对城市空间的时空利用。所以,近年来,活动空间的相关研究正逐渐成为城市和交通规划领域的热点。但现有活动空间研究范式仍然聚焦于空间维度,缺乏对时间维度和结构特征的考虑。因此,在交通行为分析中,如何加强对居民出行行为中时间要素以及时空间关联性研究,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科学问题。本文首先立足于时间地理学理论,引入活动持续时间作为权重因子,构建了统合时间和空间要素的时空重心测度模型,提出“偏移度和“扩展度两个概念,分别量化居民受到的时空制约和地点分散程度,结合2016年昆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与传统空间测度方法进行实证对比;其次,利用两个测度指标,提炼得到四类典型居民的活动-出行模式,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行为模式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前面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活动空间的居民出行决策框架,据此比较不同区域内居民的活动空间与出行行为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1)活动空间是由时间和空间两大要素共同塑造,当活动地点与家的距离大于4km以上,时空偏移度对空间测度的修正程度达到[5%~14%]。由此推测,随着城市空间逐步扩大,居民外迁到郊区新城的现象增多,职住分离也日益严重,个体受到较大空间约束,时间要素对活动空间的影响程度变得较为敏感。(2)运用扩展度和偏移度两个测度指标,提炼出低成本生存型、低成本生活型、高成本生存型和高成本生活型的四类活动-出行模式,以反映不同个体所受到的时间利用、空间制约和出行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四种类型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如果减少居民工作时长、增加就业地公共交通可达性,可以缩小居民活动空间。(3)在以上研究基础上,以新城区和老城区工作者为例,进一步分析活动空间与出行行为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在老城区,居民通常职住临近,受到固定空间约束较小,拥有更多时间弹性和空间选择,小汽车的使用会导致居民的出行时间增加以及活动空间扩大。在新城区,由于居民各活动地点距离家相对较远,致使居民受到的时空制约偏大,因此,为完成日常活动任务,扩大化的活动空间将会促使居民选择小汽车方式出行。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