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学区”治理的法治向度 收藏
“学区”治理的法治向度

“学区”治理的法治向度

作     者:孙海霞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丰霏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 03[法学] 030103[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主      题:学区 学区治理 学区规制 路径完善 

摘      要:学区治理制度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是对一定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生产、分配与利用的综合治理机制。我国学区制度自民国时期开始演变,顶层设计占据主导地位。在制度设计与实践中,学区治理制度中学区以及治理的范围属性,涉及的权利分类和权力分配受到我国学者的争议。因此,需要从学区治理本质深入学区治理现象,既而分析其内在法理属性,提供法律完善路径。马克思曾阐述,新大陆和新航路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使人类开阔了更加广泛的空间视野,同时促进了历史进程的加速演进。显然,空间和地理因素是马克思考察历史转换的重要方面,空间关系是马克思研究世界的重要分析工具。公丕祥教授也曾阐述空间要素具有揭示区域法治发展内在机理的重要作用,离开了区域空间关系的把握就无法深入透彻理解区域法治的发展现象和问题。学区作为一定地域内自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结合,其概念属性的研究需从地理要素深入社会因素,以空间关系的方式变项为工具,从空间类型转换中揭示学区治理制度形成的内在动因,从而界定学区治理本质。在此基础上,以客观环境作为考察基点进行分析总结,以理论结合实际,剖析学区治理制度现存不足,从学区治理现象中挖掘现实问题。然而,从学区制向学区治理制度的迈进,所牵涉的不仅仅是学区治理现象的转变,更内生出权利冲突以及权力配置等问题。已有的关于学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学等领域,更注重管理模式以及行政架构内容,甚少从法治角度剖析制度衍生出来的权利以及公平等问题。考虑到学区的形成演变是复杂的空间转换过程,反映的是学校、公民以及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治理制度的构建需以法律规制为支点,有必要从法理角度研究学区治理制度。为此可从以下方面寻求法理依据。首先,学区治理制度所涉及的权利可通过霍费尔德的权利理论框架进行类属分析,从而为学区治理合法性寻求法理规制。其次,保障权利的同时引入地方治权和市域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为学区治理寻求理论依据,从权力制约以及规划角度为权力下放进行理性构建。最后衍生出的公平效率以及利益问题,从政府以及市场角度进行剖析,研究学区中社会阶层分布的成因,以户籍为导向分析租住同权的适用性,在法治框架内避免公共利益的随意侵害。总体而言,将学区以地域性的概念进行统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系统地分析学区治理制度的体系架构,剖析法治角度下的衍生属性,提供完善路径。此外,还需结合新时代科技互联网的发展技术来弥补治理过程中相关法律的滞后,顺应时代,实现国家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